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3.08
编号:95729
应对塑料危机,全球需要同步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8日 生命时报 2022.03.08
     公共区域被忽视 政策执法待协调

    应对塑料危机,全球需要同步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季君晖,本报记者 高 阳

    近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近200个会员国、超2000名代表参会,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塑料污染,会议计划制定首个应对塑料危机的全球条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评价:“这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

    限塑之所以成为全球行动,因为“已经到了特别严重的局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指出,海洋中有大塑料和微塑料。人类排入海洋的大塑料,随洋流聚集,形成“塑料岛”,最大的塑料岛约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新疆省,或32个海南岛。这类规模惊人的塑料岛在太平洋上有3个,而比这小的不计其数。大塑料覆盖海洋流面,会对气候、环境、洋流、海洋生物带来巨大影响。而微塑料像水和空气一样,四处弥散,被各种介质和生物吸收。贝类是海洋中微塑料含量最高的生物,进入食物链后,迟早要进入人体。我国科学家发现,平均每克食盐中有1颗微塑料,每人每天摄入6~10克食盐,相当于吃进去6~10颗微塑料,而人类饮食多样,从各食物中累积的微塑料量级也在增加。
, http://www.100md.com
    因此,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必须防治塑料污染,部署相关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季君晖表示,最近十几年,各国都对本国领土内的塑料污染十分重视,纷纷出台各类“限塑令”,但对国土外、非领土区域的污染关注较少,口号喊得多,行动不落实,治理力度不够。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能单独解决的,因为各国之间还有公共的国际河流和海域,必须把塑料污染治理提高到联合国层面才行。

    当前,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问题还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季君晖说,尽管政府和学界连年呼吁,但消费者减少塑料滥用的意识仍然不足,还是该扔扔、该用用。另外,回收意识和处理技术也不足,收集成本甚至高出塑料本身价值。

    塑料污染是一个全球问题。季君晖表示,各国政策、经济、环境问题不同,塑料污染的管控力度也不一致。从联合国视角看,治理塑料污染要促进国家间合作,提出一些跨区域的治理方案。一方面,国际治理需要政策协调和执法配合,尤其是国际河流、公共海域要重点关注和治理。另一方面,非国家管辖的国际公共区域,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问责机制,共同治理。正如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警告,该条约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执行机制,以确保后续问责。
, 百拇医药
    季君晖认为,国家应强制管理商品过度包装和塑料滥用问题。由于价格低,企业使用成本不高,塑料滥用很常见。随着近年来快递、外卖的发展,塑料包装有回头趋势,尤其到节假日,各类礼盒大行其道。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对天价礼品和过度包装严查严惩。此外,还要加强塑料回收技术的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回收系统,开发相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季君晖呼吁,消费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知晓塑料对人类发展的危害,从我做起,减少塑料垃圾。1.合理使用塑料制品,不过度滥用,不随意丢弃。2.学校和家长要尽早教孩子垃圾分类知识,并身体力行参与一些公益环保活动,比如去公园捡垃圾、海边回收塑料瓶等。3.少买快时尚服装制品,尤其是摇粒绒材质,减少微塑料纤维污染。4.学生们减少使用塑料书皮,少买塑料玩具。5.平时外出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水杯,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百拇医药(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