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12.14
编号:96410
饮食是一种强大的“药”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1.12.14
     受访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邹晓玲

    北京老年医院医务处营养办公室副主任医师 姬长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张 凡

    本报记者 张 芳

    生病吃药,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但如今的临床治疗中,饮食辅助的重要性也在日趋提高。近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控制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方面,饮食结构可能比药物效果好。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斯蒂芬·辛普森教授甚至直言,饮食就是一种强大的“药物”。

    营养平衡比药物更抗衰老

    新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营养(包括总热量和常量营养素平衡)对延缓衰老和促进代谢的影响,大于3种常用的糖尿病和抗衰老药物(二甲双胍、雷帕霉素、白藜芦醇)。进一步研究显示,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对肝脏健康有较大影响;蛋白质和总热量摄入可影响代谢途径及细胞功能,比如,与寿命相关的线粒体活动。正因如此,饮食,尤其是特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肥胖、心脏病、免疫功能障碍和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等,并在抗衰老过程中发挥作用。
, 百拇医药
    北京老年医院医务处营养办公室副主任医师姬长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营养是保持身体内环境稳态的物质基础,上述研究结论,再次从微观层面证明了饮食的重要性。从宏观来看,饮食与疾病的相关性可大致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营养素摄入多寡,对某一类疾病的直接影响;二是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对代谢系统的整体影响。

    目前已经确认的与营养素缺乏有关的疾病很多。比如,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坏血病;严重缺铁可能患上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A有患夜盲症的可能等。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B族维生素与抑郁症或有关联,铝摄入过量可能会加大老年痴呆症风险。

    饮食与代谢疾病的密切关系,也早有确切证据。比如,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严格限制总热量摄入,并在此原则基础上合理分配食物类别。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邹晓玲说,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不必服药,就能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此类似的还有血脂异常问题,在早期阶段,仅靠饮食调整即可让指标恢复正常。
, http://www.100md.com
    邹晓玲认为,饮食之于身体,就像地基之于房屋。如果地基一开始没打好,房屋以后就可能倒塌。但更多时候,这种作用是综合起效的,未必局限于某一营养成分。英国剑桥大学针对欧洲10个国家、超过1万名心脏病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饱和脂肪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但参试者摄入的饱和脂肪量与心脏病风险并没有总体联系。那些从奶酪、酸奶和鱼肉中摄入更多饱和脂肪的人,有着较低的心脏病风险;只有当饱和脂肪大量来自红肉、黄油时,才更易患心脏病。因为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它们共同作用才能预防或导致某种疾病。比如,奶酪和酸奶虽然含有饱和脂肪,但也含有维生素K2、益生菌等可以间接对心血管产生有益影响的成分。

    食物激发人体自愈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张凡说,中医一直有“食疗”概念,中药组方也常见药食同源成分,其起效的基本原理都是以人为本进行阴阳调理,从而激发人体自身免疫能力,打败疾病。换句话说,身体本就具有自我疗愈和对抗疾病的作用,而食物可以被用来激发或放大这种隐藏的力量,堪称“第二药房”。
, http://www.100md.com
    国际上针对饮食疗法的研究也有不少,主要集中在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以及低加工食品饮食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地中海饮食,以其富含健康脂肪、全谷物和蔬菜的特点,吸引了最多关注,被证明与降低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有关。

    降低全因死亡风险。2018年《营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针对植物性食物摄入的研究结果:优质植物性饮食吃得较多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降低,但在男性中,两者的关系不明显。

    “逆转”冠心病。美国安德鲁大学针对“何种饮食可以有效逆转冠心病”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在地中海饮食里适当添加富含脂肪的坚果,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就能进一步降低,甚至逆转冠心病。这一结果已被发表在2019年1月的《医学假设》期刊上。

    减少抗糖药物使用。2017年,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公开报告了一项对比研究结果,与没有进行饮食控制的对照组相比,坚持每日热量摄入不超过850千卡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出现明显缓解。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坚持1年低碳水饮食的患者中,60%不服用二甲双胍或其他糖尿病药物,就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6.5%以下,同时,甘油三酯水平降低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8%,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39%。
, 百拇医药
    减轻抑郁焦虑。许多研究都曾将健康饮食与降低患抑郁症风险联系起来。比如,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上的一项研究,经过3个月的对比发现,健康饮食组的抑郁程度有所下降,焦虑程度也显著下降,而另外一组则没有任何变化。分析认为,经常吃加工食品、大量摄入糖分都可能导致抑郁焦虑。

    延年益寿。美国华盛顿大学2021年1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提到,日本冲绳居民长寿的原因或许与饮食有较大关系。与日本主岛的人口相比,他们摄入的热量大约少20%。

    “最佳饮食”因人而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模式。传统的日本饮食模式以蔬菜、水果、鱼类高摄入量为主要特征,目前被认为是较健康的模式;北美饮食以红肉为主,高脂、高盐,且精炼食品占比较高,被看作是当地肥胖率过高的重要原因;而在我国,传统饮食中谷物类食物吃得较多,蔬果摄入也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 http://www.100md.com
    邹晓玲说,由于生活条件改善过快,人类的“节俭基因”尚来不及随之发生适配性改变,于是产生了能量摄入过多与身体无法消耗之间的矛盾。因此,限制总热量摄入的饮食,大多被看作是现阶段的理想模式。日本饮食比北美饮食更健康的观点,便与此有关。不过,饮食切忌走极端。《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刊发的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预期寿命呈“U型曲线”关系,摄入太少(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低于全天摄入热量的40%)或摄入太多(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高于全天摄入热量的70%),都可能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张凡说,其实并不存在人人适合的“最佳饮食”,即便是多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的地中海饮食模式,也有不合适人群,不宜全部照搬。比如,儿童和孕妇对营养素有特殊需求,仅遵循地中海模式就不利健康;患有胃溃疡等消化病的人,难以吸收太多植物性食物,也可能因长期食用导致营养不良。

    专家表示,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居民的实际状况制定膳食指南,这才是最适宜国内大多数人群的饮食模式。建议国人尽可能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保证摄入食物多样均衡,包括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蛋奶豆,减少红肉食用量,适当增加水产类食物。有特殊疾病需要营养治疗的人群,可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百拇医药(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