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2.15
编号:87218
送礼求照顾,家长也是推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5日 生命时报 2020.12.15
     送礼求照顾,家长也是推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 邓希泉

    没有好的老师,何谈好的教育。教育部的多次公开曝光,对教师失德行为形成了一定的高压态势,但同时,诸如“辽宁沈阳一家长因为被怀疑举报老师补课而遭涉事班主任丈夫殴打”等事件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教师失德现象的新变化,更深刻揭示出失德行为屡禁不止的多重社会成因。

    患有“教师权力恐惧症”的家长群体是教师失德行为存在的社会根基。很多家长觉得,只要送给老师的礼物或红包在可承受范围内就能忍气吞声,生怕老师不用心,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孩子穿小鞋儿,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家长则认为,给老师送一点礼在情理之中,同时希望由此换取老师对孩子的照顾。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家长的这种不敢、不愿或不屑揭露,直接造成了教师失德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因此,要向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家长强化关于教师教育权、师生关系的正确认知。

    从教师失德行为中获利的利益相关者,是教师违规的推手和帮凶。部分教师的家人在发现教师权力有寻租空间后,不但不制止违规行为,反而助纣为虐,怂恿、维护甚至参与失德行为。沈阳那名班主任的丈夫敢于殴打举报违规补课收费的家长,就是典型之一。因此,对教师家人或利益相关者,也必须约束。教师要像官员约束家庭成员、身边工作人员一样告诫自己的亲人,不能用教师的教育权力谋取非法或灰色利益。

    为给孩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部分急功近利家长,在教师失德现象中扮演了为虎作伥的角色。这种家长是教师失德行为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助推者。前不久媒体曝光了一起事件,河北沧州一名家长举报班主任索贿后,竟被其他家长辱骂、泼热水。施暴家长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以不公平竞争获取一种非公平的教育结果。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家长会建设,确保家庭与学校维持一种正常关系。

    还有一些学校固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包庇心态而养痈畜疽。比如,校方对教师违规办班补课收费的事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鸵鸟政策,等到有人检举了,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捂盖子”方式处理,以致失德行为日益严重,由小错酿成大错。庆幸的是,曝光案件中提及的涉事学校、相关教育部门负责人也都被依法处罚,这才是铲除教师失德现象的釜底抽薪之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