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14
编号:88577
勿以“钱途”论前途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8.14
     勿以“钱途”论前途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 年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质疑她选择填报的志愿没“钱途”,并纷纷支招:“好不容易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专业”“应该选一个能帮助家里解决经济困难的务实专业”……

    这种论调不算太稀奇。近几年,每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诸如“家里没矿就不要报XX专业”“XX专业太冷门不好就业”之类的说法就会冒出来。或许,网友们的“花式劝退”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得高分就该选择金融之类热门专业”的看法着实偏颇,而用“钱途”衡量前途所折射出的急功近利心态更是不可取。

    所谓的专业冷热,其实都是相对而言,并无绝对标准。那种认为考古专业不好就业的观点也是一种误解,因为考古专业的就业率并不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沈睿文教授表示,北大考古专业历年就业情况都很好,就业单位也比较多样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也说,考古专业就业率并不低,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面临人才竞争大的挑战。

    诚然,选择了考古专业,不论将来从事科研、教学,还是在田野间挥舞手铲,考察遗迹古物,可能都会如网友所言“难以大富大贵”。然而,人生的意义又岂能以赚钱多少来衡量?就像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先生,自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深居大漠57年,将保护敦煌石窟视为毕生事业,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她的家国情怀、人生精神令人敬佩。

    钟芳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如今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钟爱的专业。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人追求梦想、为理想奋发有为的青春力量。同样令人欣慰的是,她的父母没有随波逐流,被世俗的功利思想所影响,面对女儿的专业选择,他们表现出了尊重和理解。对于网上的种种言论,钟芳蓉也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冷静与从容。

    任何专业的学习,都可能会让人感觉辛苦和枯燥,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在成长成才中享受到过程的快乐,并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才会有更广阔的前程。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希望所有如钟芳蓉一样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不要被外界世俗的干扰所影响,人生并非只有“钱途”可以选择。▲, http://www.100md.com(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