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04
编号:88779
上海社区健康师很接地气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4日 生命时报 2020.08.04
     上海社区健康师很接地气

    本报特约记者 余 华

    虽然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健身?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的运动困扰,上海杨浦区委和上海体育学院共同打造了“社区健康师”项目,并在杨浦滨江正式启动。武功锻炼与筋骨整复、老年人跌倒预防、舞蹈身心健康等课程将陆续走进社区,以“主动健康”为目标的社会健康管理新模式正走向民众身边。

    “社区健康师”,顾名思义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的人。不同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技能传授、锻炼指导为主,社区健康师的服务体系由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和在线服务的“4+1”形式构成。“社区健康师”项目以上海体育学院党员师生为核心团队,联合体育名人、家庭医生、科研科普人才等,组建服务团队。目前,体能训练专家高炳宏教授和运动心理专家王小春等8位代表已经收到“社区健康师”专家聘书,今后将定期为市民健康生活提供指导。优秀运动员代表王励勤和邹凯也受邀担任“社区健康师”项目的特聘专家。

    “社区健康师”将深入覆盖杨浦区12个街道的基层社区服务点,为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慢病患者、亲子群体、残疾人等提供服务。社区服务点每1~2周安排1次服务项目,单个项目持续6周。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参与、集中讲解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指导市民怎么吃、怎么练、怎么防、怎么调,助力不同人群达到以运动促健康的目的。

    此外,还会积极开设“社区健康师”系列网络微课程,通过1~3分钟的微视频讲授一个运动健康知识点,在各新媒体平台传播,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鲍勇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健康师”为促进居民健康提供了一种新选择,非常接地气。像跑步、跳绳这些普及运动,别看简单,如果技巧掌握不好,不仅容易累,还可能造成膝盖等部位的运动损伤,有了“社区健康师”的专业指导就大不一样了。“社区健康师”对接社会生活的基层单元,有助于推动更多体育领域的专业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全民共享。不过,目前“社区健康师”还是比较紧缺,对人员的选拔也较为严格,建议对已经有资质,比如在社区或企业从事健康管理的人,可以适当放宽条件,拉他们加入其中。鲍勇说:“我认为,社区健康师可以走专业化路线,比如分三个层级,健康管理师相当于主治医生,下一层健康指导师相当于医师,健康指导员相当于实习医生,参与的人员至少要有中专以上文凭。”▲, 百拇医药(虞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