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06
编号:85020
小作坊岂能修玻璃栈道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6日 生命时报 2019.12.06
     时下,玻璃栈道似乎成了景区的“标配”项目。据媒体报道,自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初建至今,短短几年时间,各地建起的玻璃吊桥、栈道、观景平台等项目已超过2000个。

    玻璃栈道之所以能爬上景区建设榜单的“前排位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借惊险增人气。百米高崖之上,穿过一层透明的玻璃,脚下就是深谷峭壁,视觉上的刺激必然增加游人的冒险体验。就冲这份平地上难有的经历,不少人趋之若鹜。游客蜂拥而至,门票收入必然水涨船高,这笔经济账,景区都会算。二是借新奇凑景致。实话讲,一些景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乏善可陈,拿得出手的旅游元素寥寥无几。一旦有个现成的“网红”景观可以成为卖点,某些运营者便一哄而上,迅速掀起一场栈道建设的“大跃进”。

    上马玻璃项目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更高、更透、更吓人!”成了你争我赶的口号。然而,“排浪式”建设中也显现出日益严重的隐患。

    据报道,在一些地方,建造一条玻璃栈道,既没有主管部门前期的审批手续,在进入后期运营之后,也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建设方大多是没有公路、市政工程施工资质的建筑队、小作坊,根本不能承接玻璃吊桥或栈道业务。整个行业正在陷入无行业规范、无验收标准、无监管主体的“三无”境地。如此粗放式的管理现状,难免让人担忧:“网红桥”会不会变成“夺命桥”?

    一条玻璃栈道,在成为令人新奇的旅游项目之前,首先要成为让人放心的依托。安全是底线,也是生命线。要把玻璃吊桥建成安心桥,必须尽早制定一套完整的玻璃建筑标准,对安装、施工、维修、监管等设立统一强制要求。有了标准之后,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打破真空,切实负担其责,把硬标准落在每个环节。比如,前期审批要抓施工资质,项目开工后要保证建设规范。后期监督要保持常态和频率,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隐患立整立改,对拒不改正者施以重罚,增加违法成本。

    景区运营者要算清楚社会效益的大账,切不可被眼前利益蒙蔽心窍,只拨弄偷工减料的小算盘,用游客的生命去换钱。要上马玻璃项目,就得老老实实按照标准和规范来。除此之外,也要在丰富景区文化元素上多下功夫,深挖传统,保住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结合实际,开发引人入胜的新东西。只有花上心思、搭上功夫才见真效益,肯定比一味跟风来得长久。

    最后,游客也要谨慎,别总贪图感官上的刺激,尤其参与景区“挑战”项目要多加小心,毕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百拇医药(商 \u65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