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7.01
编号:21200
好习惯,一生受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生命时报 2016.07.01
     好习惯,一生受用

    解读专家: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谨之一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花费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三百多万字的巨著。他的巨大贡献为后人称道,也让人惊叹,他是如何坚持而高效地完成这部鸿篇巨著的?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他枕着枕头睡觉时,只要稍一动弹,“警枕”就会翻滚,于是立刻坐起来,继续发奋著述,这就是 “温公警枕”的故事。

    事实上,古今的贤人们都非常珍惜时光,正如《弟子规》中提到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意思是说:“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利用时间多多学习;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这对昼夜颠倒,重休闲轻积累的年轻人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上面12个字是《弟子规》“谨之一”的第一句,“谨”是《弟子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规矩、行为得体而有尊严的生活习惯。“谨之一”除了讲到作息习惯以外,还谈到青少年应遵循的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意思是说:“早晨起床后,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谨之一”还用了较多的文字专门写衣着的规范:“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意思是说:“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用的时候找半天。”

    《弟子规》为什么要用大段的篇幅教孩子如何穿衣服呢?在古人眼中,衣着得意整洁,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这点在现代同样适用:初次见面,对方的仪表、衣着确实对人际交往的第一印象有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弟子规》也不提倡过度关注衣着打扮,认为适宜就好,正如“谨之一”最后一句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意思就是说:“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

    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也经常会唠叨孩子,可收效甚微。在帮助孩子建立生活习惯时,家长要注意两点:1.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如果只是教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自己却做得不好,只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话心生抵触。2.少唠叨,多落实。很多家长经常提醒孩子,但没有盯住孩子行为上的改变,而重复的语言却让孩子厌烦。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的面对面耐心监管,比大吼大叫或唠叨更有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