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5.26
编号:18248
大师的滞销作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5.05.26
     大师的滞销作品

    夏生荷

    斯蒂芬·金是美国著名的恐怖小说写作大师,自从他的《闪灵》、《撒冷镇》、《魔女嘉莉》等作品成为畅销书后,他也自此成为出版界的“摇钱树”和宠儿,开始自信得甚至有些自满和骄傲,认为自己所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是金子,都会被读者疯狂地追捧!

    1977年,30岁的斯蒂芬·金找到一家实力雄厚的出版社,要求他们帮自己出版一本刚写好的、叫《幽光》的小说,但得署“理查德·巴克曼”这个笔名。原来,当时出版界有一个规定,为了保证作品的销量,作者一年只能出一本书,可斯蒂芬·金一年能创作出好几本小说,因此他决定取一个笔名,这样便能在不削弱自己真名实力的情况下,每年再多出几本书,多赚些版税。

    鉴于斯蒂芬·金超人的写作实力,那家出版社愉快地答应了,并保证不向与斯蒂芬·金有过合作的其他出版社,以及媒体和读者透露这个秘密。

    但出乎意料的是,《幽光》出版后,很多书评人都给了它差评,书的销售情况也非常糟糕,甚至一度滞销。斯蒂芬·金非常不服气,接下来的7年时间内,他又以“巴克曼”的名义先后出版了4本新书,但依然都不畅销,只有一本叫《销行蚀骸》的书,成绩稍微好些,对此,一些书评人和读者这样评价道:“很显然,新人巴克曼在仿照斯蒂芬·金的写作风格,只是显得太蹩脚了,笔法很不老道!”

    后来,有一个叫比尔的书店店员,发现了其中的端倪。比尔一直是斯蒂芬·金的忠实读者,他越来越强烈地觉得“巴克曼”就是斯蒂芬·金本人,于是追查到《销行蚀骸》收录在国会图书馆的原书稿,结果发现上面有一小行注解:“感谢理查德·巴克曼,也就是斯蒂芬·金先生的捐献!”

    至此,这个秘密再也隐藏不了了,在再版那5本书时,斯蒂芬·金决定署上了自己的真名,结果这些书一下子都畅销了起来,一周内,全都冲进了《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排行榜的前10名,其中高居榜首的《销行蚀骸》,半月内便卖出了5万多本!

    直到此时,斯蒂芬·金才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的名号才是驱动销售的关键,读者买他的书,书评人评他的书,并不是因为觉得他有多高的写作才华和绝妙的讲故事技巧,而是一种习惯和好奇:“想看看斯蒂芬·金这回又在写什么吓人的东西!”

    觉醒后的斯蒂芬·金,此后再也不敢盲目自大了,而是谦虚、专心地去写更好的小说。“以免有一天,被读者真的抛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