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5.26
编号:14793
外科治房颤更有效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5.05.2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九病区主任 孟 旭

    正常的心跳是规律而稳定的,如果心跳变得忽快忽慢,杂乱无章没规律,你可能患上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目前,房颤已经是我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20%。据推测我国的房颤患者约1000万人。

    发生房颤时,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像一团蚯蚓般蠕动。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血液在心房内淤滞、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进入体循环到处游走,诱发脑中风、心梗、肾动脉栓塞和下肢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房颤患者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患者就诊时多选择心内科,其实心外科在很多方面有独到优势。

    1.持续性、严重房颤患者外科治疗更有效。消除房颤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内科通过导管射频消融,一种是外科微创胸腔镜射频消融。房颤的发病本质是异常电生理活动,就好比一辆在一间大礼堂(心房)内的大卡车,在里面随意绕圈。射频消融术就是要阻止卡车的通路。内科导管术是找到这些异常电位点,采用热能或者冷冻使这些部位形成疤痕,阻挡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传导。外科微创消融是在这间大礼堂里打几个隔断(应用消融能量在心脏上做出精确有效的消融线,这些消融线会形成疤痕),让卡车动弹不得,阻挡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传导。

    由于患者的心脏解剖形态对手术成功率存在影响,一些临床因素也影响手术成功率,如年龄、病程长短、房颤类型、左房大小、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等,所以导管消融更适合病史较短、心房较小的阵发房颤患者。

    微创胸腔镜射频消融避免了高创伤及高风险的开胸手术,通过侧胸壁上的小孔进行操作,对于左心房比较大(>40毫米),房颤病史较长(>2年),每月发作1次及此前做过1次导管消融的患者来说,效果更好。

    2.外科治房颤复发率低。以北京安贞医院房颤诊疗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阵发性房颤微创胸腔镜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达90%,非阵发性房颤微创胸腔镜射频消融成功率80%,成功率明显高于导管消融。

    3.外科射频消融同时处理左心耳。左心耳是左心房的附属盲端结构,就像房子伸出来一个套间,血流容易在此形成漩涡。左心耳是房颤患者的致命结构,研究显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因此,干预左心耳对预防血栓栓塞,尤其是卒中,意义巨大。反之,治疗房颤不处理心耳会给今后留下隐患。既往,外科切除、结扎和经心内膜缝合是去除左心耳的经典方法,但需要开胸,创伤很大。现今微创胸腔镜技术可以微创切除左心耳,简单有效创伤小。另外,心耳夹和封堵器的出现让左心耳微创技术更佳方便。▲, http://www.100md.com(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