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3123511
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李陵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采取功能锻炼方法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56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恢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整体性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恢复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预后情况。 结果 经过统计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实行全面整体的功能锻炼疗法,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应该予以积极、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204-03

    股骨粗隆部骨折,主要指的是患者从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范围内的骨折,通常属于关节囊外类骨折[1-2]。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瘀斑广泛,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无法行走或站立,患肢存在明显的内收、缩短以及外旋畸形现象,髋关节在任一方向上的活动受限等[3]。本研究选择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过的56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对他们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分组分方法的术后恢复护理治疗,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2月~2012年12月以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69.6±4.7)岁;男25例,女31例。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67.5±5.3)岁;男13例,女15例。对照组患者28例,年龄60~85岁,平均(73.5±5.4)岁;男12例,女16例。56例患者经过X线、CT检查显示,全部为闭合性骨折,且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