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37339
控制剖宫产率前后的手术指征变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刘洪慧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控制剖宫产率前后的手术指征所占比例的变化,总结有效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住院经剖宫产分娩的病例,2012年11月1日~2013年4月30日剖宫产分娩病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5月1日~2013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两组剖宫产指征所占的比例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因素、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瘢痕子宫、胎位异常、产程异常及其他因素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胎盘异常、妊娠合并症剖宫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加强宣教和高危产妇的监管,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剖宫产率;手术指征;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76-03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近远期并发症日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孕妇为了避免阴道分娩的疼痛,而想通过快捷而减少疼痛的“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殊不知,剖宫产术毕竟是一种手术,它的近远期并发症终究要比阴道分娩的风险要大的多[1]。在2010年“柳叶刀”杂志公布的一份对于中国、印度、日本等9个亚洲国家的调查发现,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2%,居世界第一,而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超出WTO提出的上限3倍以上[2]。为了降低剖宫产率,我院自2013年5月1日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剖宫产率,达到了明显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控制剖宫产率前后共2408例剖宫产病例,分析控制前后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从中总结有效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儿远期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1日~2013年4月30日未控制剖宫产率时的住院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83例作为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