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37468
血府逐瘀汤联合NGF对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张晔 刘永林 李屹 周郦楠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CA1区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

    术后1d,模型组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t=26.4986,P<0.01);治疗组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减少(t=8.8806,P<0.01)。术后7d,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高(t=21.3411,P<0.01)。治疗组术后7d与术后1d比较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高(t=3.4943,P<0.01)。表2

    2.3 尼氏染色结果

    在尼氏染色切片上,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到数量较多、排列紧密、形态完整的神经元,泡浆内尼氏体丰富。模型组(1d取材)大鼠海马CA1区切片上,神经元数量减少,模型组(7d取材)大鼠海马CA1区切片上,有少量神经元存活,治疗组(7d取材)与模型组(7d取材)相比,存活神经元数量较多。见图1。

    正常对照组可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的棕褐色NKB阳性反应物,细胞核不着色,细胞形态完整。模型组(7天取材)可见NKB阳性反应物锐减。治疗组(1d取材)大鼠海马CA1区切片上,阳性神经元数量与模型组(1d取材)比较稍多,细胞体呈圆形,突起不明显;治疗组(7d取材)大鼠海马CA1区切片上,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突起可见。见图2。

    3 讨论

    中医认为,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本虚标实,根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药确立了益气补血、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等有效的治疗方法。活血化瘀疗法中的常用方剂是血府逐瘀汤,是由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五大活血化瘀名方之一[6-7]。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甘草十一味药组成[8]。方药中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当归、生地有养血化瘀的作用;柴胡、枳壳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牛膝有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的作用;桔梗有开肺气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