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59919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余华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3.1.3 慢性肺疾病 如已经排除感染等因素患儿却长期不能停氧,一定要考虑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3.2 治疗

    (1)要做好呼吸暂停的监护与评估,对有呼吸暂停的高危新生儿尤其是胎龄<34周的患儿都应予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妥善处理。出生后2 h内使用PS预防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立即行泡沫实验,阴性者完善肺部X线检查,确诊呼吸窘迫综合征者PS以200 mg/kg气管内给药进行治疗,不能确诊呼吸窘迫综合征者PS以100 mg/kg气管内给药进行预防,并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采用附带空气氧气混合仪和加温、加湿装置的头罩给氧、NCPAP氧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现呼吸增快、呻吟,常使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方法是对有自主呼吸的早产儿经鼻或气管插管,于呼吸的回路中在呼气的终末时提供正压。(3)极低出生体重儿对低氧和高氧均十分敏感,进行氧疗时既要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又要防止高氧血症。(4)对慢性肺疾病,给予激素治疗,以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稳定溶酶体和细胞膜,增加β-肾上腺能神经活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肺的炎性反应,增加血清维生素A的水平和减轻肺和支气管水肿[7]。

    总之,早产儿救治中,与发育不成熟相关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较多,早产儿呼吸管理是救治早产儿的重要环节。早期复苏、加强呼吸管理、及早发现并治疗合并症、存活者长期随访干预可望进一步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3-208.

    [2] 王丹华,丁国芳,董梅,等.极低出生体重儿前后五年救治情况比较[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6):241-249.

    [3] 王秋菊,王鉴,陈晓霞.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体会[J].中外医疗,2009,27(3):33-34.

    [4] 曹云.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感染与预后结局[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29-33.

    [5] 朱萍.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6.

    [6] 王和生,李娟.极低和超低体重儿的营养策略医[J].医学信息,2011,24(5):2705-2706.

    [7] 彭芬,游文忠.3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综合救治的临床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9(4):26-29.

    (收稿日期:2013-05-1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