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59834
多点按压与药物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对比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周兆文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探讨多点按压法的疗效。 方法 160例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门诊患者,年龄20~50岁,分为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各采用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4 d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进行t检验法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14 d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 d腰椎活动度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 d腰椎活动度比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较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减少药物用量和医疗费用。

    [关键词]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多点按压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4-03

    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约60%~80%的成人曾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2]。在不同级别医院骨科门诊中大约占30%~50%,病程长,易复发,其中喜爱运动者又占45%左右,同时也是运动医学门诊的主要病源,重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特别让运动者不能正常参加运动而烦恼。究其原因,主要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韧带病变等造成棘旁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引发下腰痛[3]。2012年2月~2013年3月采用多点按压法治疗下腰痛,并与口服“美洛昔康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共1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0~50岁,平均35.7岁;急性发病,无明显外伤;对照组

    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0~50岁,平均36.6岁,急性发病,无明显外伤。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下腰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