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3179431
网络环境下儿科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分析与防范(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
     2.1?收集调配差错的数据

    收集调配差错的数据要求儿科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在发现调配差错时,及时填报已经打印好的各自的《处方差错自查报告表》,表格的内容包括差错事件的具体描述、错误分类、原因分析和干预措施四项。每个月定期进行统计整理。

    2.2?对调配差错进行统计

    可采用柏拉图统计方法[2]并结合趋势图统计方法分析各种调配差错的类别和调配差错的原因的分布情况,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制订相关干预措施进行整改。根据每个月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变化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期找到更好的干预措施。

    2.3?调配差错的错误分类和分析

    2.3.1?药品品种的调配差错?这一类型的错误一般发生在同一剂型、包装相似的两种或多种药物上,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特布他林雾化液、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液与布地奈德雾化液;用于镇咳祛痰的美可糖浆与野马追糖浆;用于清热解毒的蓝芩口服液与芩翘口服液。由于这类药物依据主治功能相似的原则大多摆放在同一或者邻近药架上,尤其是上边提到的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三种雾化液,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经常根据病情混合搭配,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即使是最熟练的工作人员也可能将它们混淆,从而导致药品品种的调配差错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