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2
编号:13483402
针灸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RCAE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RCA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CRRCA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梗塞或者栓塞后引起了缺血缺氧症状[7]。根据研究显示,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患失语症者占21%~38%,而经治疗语言功能完全恢复的失语症者仅占所有失语症的20%左右[8],由此可见早期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对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失语症是由于脑部病变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障碍的疾病,通常患者的听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能力出现受损。正常人的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优势半球(左侧)损伤后,失语症的恢复主要依靠优势半球未受损的语言区和非优势半球(右侧)镜象区语言功能网络的重建,这建立在神经可塑性的基础之上,经胼胝体抑制双侧大脑皮质,使脑功能恢复平衡。脑部一旦发生缺血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左侧半球兴奋性降低,对右侧半球的抑制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右侧半球的兴奋性相对增加,两侧大脑之间失去了平衡。因此,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关键是抑制左侧大脑的不良激活,或降低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的兴奋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