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421997
手术室强迫侧俯卧位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风险因素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05例侧卧位、俯卧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55例;年龄12~83岁,平均(47.9±7.5)岁;其中俯卧位59例,侧卧位46例。纳入标准:患者手术体位为俯卧位及侧卧位,且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者以及本身手术受压部位存在皮肤损伤或瘢痕组织者。

    1.2 研究方法

    术前1 d访视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既往压疮史等一般资料,并了解术前血红蛋白、肢体活动程度情况。手术结束后收集患者的手术体位、术中施压情况、保护措施、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等资料。根据急性压疮的发生与否,分析可能影响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

    1.3 急性压疮的诊断标准

    观察记录患者在手术前和术后当天以及6 d内的情况,统计急性压疮发生率。其中急性压疮参照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2014年制定的压疮快速参考指南进行诊断和分期。急性压疮可分为Ⅰ~Ⅳ期,其中Ⅰ期为局部皮肤完整,但有指压不褪色的红斑,Ⅱ期为局部真皮层部分缺损,有表浅性溃疡或者水泡,Ⅲ期为全皮层缺损,皮肤溃烂或坏死,可见皮下脂肪,但未涉及深部组织;Ⅳ期压疮全皮层缺损,破损深及肌肉或骨骼等深部组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