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422154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超声参数及肌电值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超声参数及肌电值的影响,选择性剖宫产,自然分娩,盆底功能障碍,超声检查,肌电值检测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超声参数及肌电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129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2例)和自然分娩组(67例),并同期选择45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超声测量参数包括: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的位置(BNP)、宫颈外口的位置(CMP),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以及宫颈外口移动度(CDD)。初产妇分别于产前、产后6周及产后3个月进行盆底肌肉肌电值检测。结果 静息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的BNP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组CM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的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的UTA显著高于其他两组,BNP、CMP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