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377
痛泻要方热奄包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4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脾虚湿困型小儿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84个月,平均(15.36±14.91)个月;病程为1~10 d,平均(5.07±7.83)d;病情分类:轻型18例,中型32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6~84个月,平均(14.63±13.19)个月;病程1~10 d,平均(5.43±7.27)d;病情分类:轻型16例,中型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程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镜检、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制定的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2,4]。出现下列症状可诊断为小儿腹泻病: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中医脾虚湿困型小儿腹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制定脾虚湿困证诊断标准[3]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