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30277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1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指肺动脉压力超出限值的病理生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患者生活质量低,致残率及死亡率逐渐被重视。肺动脉压力高低决定其预后,压力越高其预后越差。目前漂浮导管是测定肺动脉压力的水平的诊断标准,为一项有创检查,但对技术要求高且风险性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代替漂浮导管检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小胞质蛋白,最先在心肌中被发现,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故得名[1]。H-FABP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对它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心脑血管领域的生物化学作用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主要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较多。其在呼吸系统领域特别是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相关性数据较少。是否H-FABP可以代替漂浮导管作为监测肺动脉压力水平高低的指标,以及评估病情危险程度和远期预后,本研究进行了此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12月我科住院的PAH患者90例,(不需要区分肺动脉高压的类型),其中男46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