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5期
编号:13207659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浸润型胸腺瘤术后的效果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5期
     胸腺瘤是成人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成人所有前纵隔肿瘤的30%,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好发年龄为40~50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30%~4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痛、胸闷、咳嗽、声嘶和上腔静脉综合征,也可见发热、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1]。30%~50%的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部分患者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丙种球蛋白症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临床中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3],适用于肿瘤限于包膜内、可完整切除的非浸润性胸腺瘤。然而对于无法手术完整切除,或包膜不完整甚至出现侵袭周围组织器官者,即浸润型性胸腺瘤,术后需辅以放疗。目前常见的放疗技术为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技术[4]。调强放疗因其靶区高度适形,剂量分布更均匀以及其对危及器官有更好的保护,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在应用这些放疗技术时,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在满足靶区照射需要的同时,可减少危及器官的照射[5]。肺是胸腔的重要器官,在胸部肿瘤的治疗中,正常肺组织不可避免地会接受不必要剂量的照射。有研究表明,即使严格控制V20、V30(接受20、30 Gy剂量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等参数,仍有患者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本研究旨在比较浸润型胸腺瘤术后两种放疗方式肺部剂量学的差异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