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0期
编号:13101851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
     [Key words]Pregnancy;Hypertension;Hypercoagulability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常伴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症状,是导致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常于产妇妊娠20周以后出现全身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头痛、眼花等临床症状,重者可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受损。本病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小动脉痉挛、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体内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进一步发展,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1-2]。本研究回顾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正常妊娠妇女以及未妊娠正常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探讨凝血指标变化,以便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及早發现以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年龄23~46岁,平均(34.0±5.4)岁;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年龄19~41岁,平均(29.0±5.1)岁;选取本院的30例未妊娠正常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30.0±5.0)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和正常妊娠组均不合并其他疾病。所有受试者均排除既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不全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