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198
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评价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抗生素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参麦萸术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EF、FEV1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EF及PEV1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心慌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结论 在抗生素等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好,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参麦萸术饮;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120-03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肺部啰音。据报道,小儿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发生率为0.12%~3.35%,其防治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以往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依赖于西医支气管扩张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甚明显,且长期应用激素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近年来,本院对所收治的患儿进行分组研究,评价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全部符合《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8岁,平均(5.8±0.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5±0.3)年。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9岁,平均(6.0±0.6)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3.7±0.6)年。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批准文号:H20090903)泵吸,1 mg/次,2次/d。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可酌情调整剂量。6岁以下患儿可加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Laboratoire Unither,批准文号:H20120544)吸入1.25 ml,2次/d;6岁以上患儿,吸入2.5 ml,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麦萸术饮,基本药物:麦冬10 g、太子参10 g、枳壳10 g、五味子5 g、黄精10 g、炒白术10 g、山萸肉10 g。咳嗽、咳痰、气促者加用连翘10 g、地龙10 g、炙苏子10 g;饮食积滞、舌苔发黄厚腻者加用麦芽10 g或鸡内金10 g;汗多者加用麻黄根10 g或牡蛎15 g;咽红或大便干燥者加用玄参10 g。用药方法:汤剂或免煎颗粒,1剂/d,分2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2]。显效:哮喘症状消失,听诊检查啰音消失;有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听诊时偶尔可闻及啰音;无效:哮喘及肺部啰音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PEF、FEV1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EF及PEV1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的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心慌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公认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但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会带来诸多并发症[3-4]。临床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儿常常发生口腔霉菌感染、身高比同龄矮小、体重增加等,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本研究采用参麦萸术饮辅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EF及P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及PEV1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心慌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中,气阴两虚证是哮喘的常见证型,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患儿哮喘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引起气阴两虚;②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机体气阴两虚[5-6]。参麦萸术饮中含生脉饮及枳术丸,麦冬、人参及五味子主治热伤元气、倦怠、气短、出汗、口干,益气养阴,收汗止咳。太子参性味微苦,归脾、肺经,属于补气药物中的清补药,适用于脾肺气阴两虚证,针对脾肺肾气两虚型哮喘,太子参比人参更具特效,因此,本方采用太子参替换人参[7]。山萸肉味酸涩、性温,有补肝肾之功,固脱敛汗之效;黄精性甘,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同时又能健脾润肺,可用于口干食少、肺虚燥咳、体倦乏力等[8]。诸药合用,可明显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弥补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带来的副作用[9-10]。

    综上所述,在抗生素等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好,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亦弛,郑心.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34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4,34(3):203-205.

    [2] 李明.周耀庭教授辨治小儿哮喘用药经验总结[J].世界中医药,2014,9(2):202-203,206.

    [3] 赵宏章.两种药物吸入预防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3):44-45.

    [4] 李晗怡,李亚军.定喘汤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20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10):90-91.

    [5] 王盛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8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2):110-111.

    [6] 任柳芬,赵波.补气祛风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轻中度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17-318.

    [7] 谢红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6):49-50.

    [8] 王健.阴虚湿热证病案2例治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2):186-188.

    [9] 王秀俊.沙参麦冬汤治疗小儿阴虚咳嗽43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68-69.

    [10] 廖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19(2):115.

    (收稿日期:2014-09-30 本文编辑:李亚聪) (谢兰星 孟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