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852
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及时复位伤椎,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伤椎前后缘高度及与邻近节段椎体的应力,关系是治疗的关键[5]。AF及RF钉内固定的方法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对于伤椎既有复位作用,又有固定作用,可通过轴向的牵引使椎体的生理前凸得以恢复。本研究中,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高度、伤椎椎管面积、矢状面位移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6]。这两种方法均是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椎体,然后采用连杆系统固定并撑开椎体。但是具体操作上有不同,RF钉内固定系统的椎弓根钉进针角度选择是根据椎体丢失高度的程度来确定的,而后固定连杆,通过其前部扇形张开的构造使伤椎恢复生理前凸,对于压缩椎体的撑开,通过沿连杆角度椎弓根螺钉的轴向移动来实现,当伤椎恢复到理想的高度时,角度椎弓根螺钉停止移动,并进行固定[7]。而AF钉内固定系统压缩椎体的复位是通过4枚螺钉的相对展开成角来实现的,所以椎体复位的程度与这4枚螺钉进入椎体的角度及其相互所成的角度相关的,对于伤椎的高度可通过旋转撑开棍来调节[8]。相比于RF钉内固定系统,其重塑受伤脊柱的生理弯曲的原理同样为角度螺钉的固定连接作用,但其突破了三维调整的限制,同时其连杆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准确调节,所以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手术出血量也会减少,对于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的恢复也有优势[9]。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中,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对于神经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情况相近。

    综上所述,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可心.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1973-1974.

    [2] 邓成勇.AF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6):487.

    [3] 何森根.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9-21.

    [4] 高建平,王健,张来虎,等.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3):190,192.

    [5] 邹守平,黄强,谭小云,等.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5):445-446.

    [6] 宁建新,赵友仁,陈锦平,等.AF系统脊柱内固定折断原因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5):45-46.

    [7] 叶茂,王春国,黄敬东,等.3种不同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49-51,92.

    [8] 顾华,付建,易难,等.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0个月随访的中远期效果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378-2381.

    [9] 谭志强,廖永德,陈秋生,等.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23例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57-58.

    (收稿日期:2014-09-10 本文编辑:郭静娟) (林如海 吴秉祥)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