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663056
保障医患双方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0期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医患关系总体上和谐或“相安无事”,但由医患矛盾导致医患冲突的恶劣事件却屡见报端,医务人员被威胁、辱骂、殴打、伤害,医院工作秩序受到严重扰乱的事件屡屡发生,即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押着值班医生游行”等极端事件也依然爆出……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束晓梅代表说,现在一些地方“医闹”严重,有的还伤害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了职业安全感,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广大患者。习近平总书记回应说,必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习总书记的这些话,代表了党和政府捍卫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表达了对医务工作者的殷切关怀,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医患矛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携手战胜共同的敌人——“病魔”,更好地保卫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呢?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不断追问并强烈关注的问题。本刊“两会”特派记者陆续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围绕如何防范和缓解医患矛盾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 百拇医药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

    建立和完善“医后导机制”

    有望减少医患冲突

    熊思东已经担任三届政协委员了,今年是他第十二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在分析调研了几个典型的“医闹”事件后认为,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诊断后久治不愈,对医生的诊断不理解。其次是患者单凭自己的想象,希望用某种方式治疗,而医生却没有及时给予解释,说明在医患纠纷中存在医患沟通不畅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熊思东委员认为,在以往的医学实践及医院管理中,“导医制”是一很好的方便患者、服务病人的措施。“导医制”或称“医前导”是针对患者对医院不熟悉、对所患疾病不了解、对应就诊科室不明确而采取的一种“引导”和“指引”患者就诊的机制,由专人负责,并在门诊设有导医台或咨询处。“医后导”制度是相对于上述“导医制”或“医前导”而言,是在病人就诊后,针对病人就诊后对疾病诊断、治疗、用药及进一步治疗的疑问及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就诊后的解释、答疑及进一步的指导。鉴于医患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患者对疾病诊治中的信息了解不完全,诊治医生又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全面回答与解答病人的疑惑和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医后导”制度,就可对症下药,一定程度上防范及化解医患矛盾。
, http://www.100md.com
    为此,熊思东委员建议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其具体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医后导”制度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将建立和完善“医后导”制度作为防范及化解医患矛盾的措施之一,并在已建立导医制的基础上,将其功能扩展。不仅在就诊前对病人进行医疗指引、分诊,同时更关注病人就诊后的解惑及答疑。此外,“医后导”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不同于导医的内容,医院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有较好医患沟通能力的医生作为“医后导”人员,并应在门诊等医疗场所醒目标识,告知就诊病人如有进一步问题,可向“医后导”咨询。

    熊思东委员还认为,医患纠纷多发生在三甲医院或者比较优质的医疗单位,发生在较低级别医疗机构的比例较低,其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除了要新建医院,对新医院进行合理布局外,更重要的是要盘活医院现有的存量。患者不要什么病都要扎堆到三甲医院、都要看专家门诊;要对医院的门诊资源进行分流,推动“多点行医”,让一个医院的医生变成全社会的医生,就会激活大医院中过剩的优质医生资源,这是解决医患关系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 http://www.100md.com
    设立中国医师节,营造尊医大环境

    据记者了解,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宣布:从今年起,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医师协会医师节,以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在1998年6月26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因此才把“6月26日”这个日子作为医师协会医师节。在采访中,熊思东委员还表示,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实施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主力军。有人类就有疾病,有疾病就离不开医务工作人员。无论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无论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无论身强力壮还是年老体衰,这个社会的任何人都离不开医师的关怀和救助。医师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医师在与疾病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楷模,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和病人的尊重。但是,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出现了紧张甚至矛盾冲突的情况,伤医、辱医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虽然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当前的医患关系仍不乐观。
, 百拇医药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能正面宣传医务人员,大力弘扬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依法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引导全社会、各阶层形成尊重医学、敬畏生命、尊重医师的社会风尚,熊思东委员建议,在我国适时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医师节”是十分必要的。

    熊思东委员解释说,提出设立“中国医师节”,一是基于我国有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而医师一直没有自己的节日;二是在美国、俄罗斯、越南、乌克兰等国已相继设立了“医生节”;三是在我国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省市制定了各自的“医师节”,如广西将4月28日定为医师节,大连市将8月26日定为医师节;山东枣庄市将12月21日定为医生节,台湾地区将11月12日定为医师节等等。

    熊思东委员还特别强调说,在设立全国统一的“医师节”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医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心理安抚与语言交流的技能。在病人方面,要多做一些科学普及工作。熊思东说,现在病人总认为交了钱,医生就得治好病。就像大家到超市买东西,交了钱就得交货,但是医疗服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患者未必交了钱就能“拿货”,医生面临的问题都是未知的,是需要反复探讨的。, http://www.100md.com(王霞)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