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7期
编号:12666892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其处理方法。 结果 8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5例(6.25%),死亡3例(3.75%),其余均痊愈出院。 结论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再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处理方法;手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178-02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具有左半结肠梗阻较多、患病群体老年化及晚期病例所占比例多等特征[1]。本文主要分析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以探讨有效的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方法。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8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35例;年龄45~80岁,平均(56.22±5.83)岁;术中探查癌肿位置:右半结肠癌30例、左半结肠癌40例、直肠癌10例;肿瘤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2例、C期40例、D期10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 结肠梗阻一般均经过不完全性梗阻,其发病过程比较缓慢,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中毒等特征。老年人的发病率高,特别是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的患者[2]。另外,需要正确把握术前准备时间,观察患者的具体症状,确诊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如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应积极处理,争取在12 h内进行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1.2.2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发病时间比较长,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导致患者的体质非常虚弱,失水和电解质丢失在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时非常突出,治疗时应尽快纠正,给患者补充5%葡萄糖溶液和乳酸林格氏液,对半输入,并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若患者尿量达到40 ml/h后,可开始补钾。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尿量、血细胞比容、中心静脉压、生化检测结果等不断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必要时应补充血浆或全血。另外,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应将吞咽下去的空气、肠腔内产生的气体、消化液大部分吸出来,以缓解患者的腹胀、腹疼症状,并改善其呼吸循环功能。

    1.2.3 合理使用抗生素 结肠梗阻时肠腔内的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数量大,患者可能会出现肠壁血循环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极易出现菌群易位,因此,抗生素应足量、广谱、联合用药,并争取早期行药敏培养。抗生素的种类多种多样,常用有头孢曲松钠、甲哨唑等,一般用法是术前静脉推注头孢曲松钠2 g,手术时间长者,术中再追加1次;术后为头孢曲松钠,2次/d,0.15%甲硝唑100 ml,1次/8 h[3]。
, 百拇医药
    1.2.4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处理 在临床中,大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分为右半结肠梗阻和左半结肠梗阻。右半结肠梗阻的手术方式一般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和横结肠Ⅰ期吻合等。当肿痛引起左半结肠梗阻时,选择Ⅰ期手术或Ⅱ期手术,应慎重考虑,对患者体质稍好,近端肠管呈中度扩张,病灶可切除的,Ⅰ期切除可行[4];当左半结肠梗阻近端肠管高度扩张,患者体质较差,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应选择Ⅱ期手术,Ⅱ期手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患者遭受多次的手术痛苦、住院周期长、增加家庭经济负担,Ⅱ期切除患者的并发症多,生存率远远低于Ⅰ期切除。

    术中灌洗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术中肠道灌洗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等特征。术中肠道灌洗的方法:切除肿瘤后,在近端结肠腔中塞入直径约为2.5 cm的洗衣机排水管,用线绑紧接口,并将排水管的另一端套入大塑料袋,为了避免粪便逸出,必须保证接口被绑紧。在切除阑尾后,缝一荷包插入气囊尿管,让尿管的气囊导入盲肠,最后将荷包扎紧,往气囊里注水10 ml,并用小力气提曳,使水囊填注回盲瓣口。导尿管接灌洗液灌洗,灌洗液为10 000 ml,直到流出的液体澄清,便灌入0.15%甲硝唑溶液200 ml后拔管。经术中灌洗后,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Ⅰ期切除并发症明显减少。当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时,行结肠全切或结肠次全切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主要切除肿瘤及肿瘤周围的结肠,使回肠与乙状结肠或直肠吻合,小肠与结肠吻合的血液流通功能比较好,回肠肠腔内细菌相对比较少,吻合口径相近,便于吻合,这种术式难度大,但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同Ⅱ期切除术相比并未增高,但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
, 百拇医药
    1.2.5 术后处理 根据患者术前的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状况做出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手术后的正确处理,全力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贫血患者应纠正贫血。为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给予其TPN营养支持;为了缓解患者的轻肠壁水肿症状,可给予适量的清蛋白、血浆等;坚持使用抗生素,直到体温恢复正常;为了促进肛门排气,可以进行科学的扩肛措施;在患者恢复后的第2周,采取标准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2 结果

    8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大肠癌根治术合并处理肠梗阻行Ⅰ期手术者42例,行Ⅱ期手术者38例。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25%(5/80),其中肺部感染、心肌梗死、肝肾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各1例,共4例,均为Ⅱ期手术患者;1例患者发生肠瘘,为Ⅰ期切除吻合者,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出院。3例患者术后死亡,死亡率为3.75%(3/80),死亡原因为术后并发中毒性休克、心肌梗死、肝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术后24 h内即死亡,死亡患者均为Ⅱ期手术者,Ⅱ期手术死亡率为7.89%(3/38)。, http://www.100md.com(王新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