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465552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王松 赵刚
第1页

    参见附件(3207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除术中出血量外,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c)-0151-0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患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2]。为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①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患肢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X线、CT、MRI等检查显示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4];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
------
    王松 赵刚 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术中出血量外,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 骨质疏松

    【分类号】R687.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患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2]。为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0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