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5期
编号:12676184
康复患者的心理解析及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5期
     2.2 消极型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护理

    患者患病原因可由急躁型转变,出现依赖心理,患者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个较漫长的时期,有相当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有焦虑痛苦、失眠、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另一种原因是患者一患此病,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改变,患者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不能适应,肢体功能丧失不能自理,心理受到严重打击,承受能力低,就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对机体康复无信心,消极等死,完全依赖他人照顾,丝毫无锻炼的愿望。针对此类患者应在亲属配合下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采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可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恶劣心境[5]。对患者使用心理疏导方法转变患者的不良心态,宣教有关疾病知识,讲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给患者讲解有关心理卫生知识,指出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心理护理运用于康复训练协助作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