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500
扬州市区变应性鼻炎发病率和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张攀 钱明 徐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扬州市区变应性鼻炎发病率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2008~2011年本院确诊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2 412例及相关年份扬州市年度环境质量公报空气质量情况,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并调查2012年4月1日~9月30日空气污染中可吸入微粒PM2.5浓度与355例AR发病情况。 结果 AR发病率与空气中SO2、NO2、PM10浓度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相关性(P > 0.05),但与PM2.5明显相关(P < 0.05)。 结论 减少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可能有助于减少AR发病率。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55-02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在我国中心城市发病率约为11%[1-2],是由IgE介导的鼻腔变态反应性疾病,其诱发因素是各类变应原。多种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3],患者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鼻痒、喷嚏[4-5],发作时非常痛苦。AR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有学者认为这与工业化进程及环境改变相关[5-6]。本文对近年来扬州市区环境空气情况和AR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本院耳鼻咽喉科是扬州市区几家有影响力的科室之一,近4年来总门诊量无明显变化,面对患者人群比较恒定,诊疗区域研究期内无大量外来人口,因而可认为本科面对AR发病人群基数不变,可近似以本科AR确诊人数代替扬州市区AR发病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扬州市近年来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主城区汽车保有量已由10年前的3万多辆增加到15万辆,这是导致PM2.5增多的常年性因素,而扬州市5、6月份闷热、潮湿,雷雨等对流天气少,空气污染物积聚于城市,且此时又逢麦收季节,焚烧秸秆屡禁不止,严重时整个地区烟尘弥漫,是PM2.5增多的季节性因素。变应性鼻炎是变应原与鼻黏膜接触导致发病。朱华明等[4]研究表明,各月度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M2.5浓度是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

    从2008~2011年SO2、NO2、PM10年浓度平均值与AR发病率无相关性来看,是否空气中更小的微粒是导致或加重AR的重要因素。可惜的是扬州市PM2.5数据直到2012年3月底才由省环保厅发布,在此前无法进行比较研究,但2012年4月1日~9月30日的数据表明AR发病率与PM2.5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分析原因:(1)是否PM2.5可携带尘螨分泌物、花粉等变应原长时间悬浮于空中,导致空气中变应原密度增加,暴露水平增高,患者吸入较多的变应原,从而导致AR发病率增高。(2)PM2.5颗粒较小,不易被鼻毛阻挡,容易滞留在鼻腔和气管内,可单独或与进入人体的SO2、NO2等有害气体联合刺激和腐蚀黏膜,损伤黏膜、纤毛,破坏鼻黏膜黏液毯结构,使变应原更容易与肥大细胞等靶细胞接触,诱发变态反应,从而使患者更容易发生AR。总之,本研究数据表明,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与AR发病率可能相关,提示控制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或许有助于减少AR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张罗,黄丹,等. 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5):378-384.

    [2] 杨酉,赵岩,王成硕,等. 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1):914-919.

    [3] 王晓杰,郝悦,赵大庆. IL-5、ET及CGRP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