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14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陈明辉
第1页

    参见附件(3053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本院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依据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评测。结果:71例老年患者手术之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一期愈合;通过对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为期4~11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得出,有57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6级,约占80.28%;有5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5级,约占7.04%;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4级,约占5.63%;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3级,约占5.63%;有1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2级,约占1.41%。手术之后无临床死亡患者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过程安全可靠,患者愈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a)-162-02

    在临床当中,股骨颈骨折往往较多见于老年患者,是老年患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性疾病。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于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情况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1]。本院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具体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7月本院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男27例,女44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69.7岁。患者股骨颈骨折原因为:13例患者于行走之时不慎摔伤;24例患者于行走楼梯之时滑下跌伤;19例患者于洗手间跌倒;5例患者于坐位起身之时不慎跌伤;10例患者于骑自行车时撞伤。患者病程为20 min~68 h,平均病程为13 h,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临床新鲜骨折。依据患者发生骨折的具体相关部位进行分类:43例患者为头下性骨折,19例患者为经颈性骨折,9例患者为基底性骨折。在手术进行之前,有43例患者伴发临床高血压病,14例患者伴老年性痴呆,6例患者伴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8例患者伴糖尿病。

    1.2 方法

    1.2.1 临床研究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本院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依据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评测。

    1.2.2 手术治疗方法①手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行术前常规性检查,及时处理临床相关并发症,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可及早行手术。术前准备时间为3~8 d。②手术具体操作方法:71例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切取患侧股骨头,量取其直径,作为选择人工股骨头的依据。在小粗隆上1.5 cm左右部位沿与股骨颈纵轴垂直方向截骨,将骨栓置于髓腔内,清洗髓腔,置入股骨头及假体柄,将人工关节复位,活动髋关节,查看其各个方位的运动情况,确定无脱位,将负压引流管置入,缝合切口。在手术过程当中,1例患者出现粗隆骨折情况,笔者应用骨水泥将假肢予以固定,骨折部位行钢丝环扎[2]。③手术后续工作:对患者予以镇痛泵行镇痛处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肢外展中立,膝关节部位垫软棉枕,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手术结束48 h后将引流管拔出,手术之后约2周拆线,借助辅助器材行功能训练。

    1.3 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6级:优良,16~18分;②5级:很好,13~15分;③4级:好,10~12分;④3级:尚可,7~9分;⑤2级:差,4~6分[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在对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为期4~11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中,有57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6级,约占80.28%;有5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5级,约占7.04%;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4级,约占5.63%;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3级,约占5.63%;有1例老年患者术后疗效评分为2级,约占1.41%。

    2.2 患者术后情况分析

    71例老年患者手术之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一期愈合;2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1~2 d内存在意识障碍,后逐渐恢复;3例患者存在气促、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临床相关表现,予以对症处理后病情逐渐减轻;未出现假肢脱位、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临床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需借助行器运动,其余均可自行运动。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老年人往往因肢体运动功能下降、行动迟缓,而较容易发生由于各种外伤性原因所引起的股骨颈骨折[4]。在老年骨折患者当中,由于其移位性骨折相对不容易复位及固定,因而往往出现难以愈合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不良情况,严重时还可以引发各种全身性并发症。依据具体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移位程度而有多种临床治疗方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处理措施,能够较好地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约24%的患者能够较好地恢复运动功能,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约有80%的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运动功能恢复状态[5]。就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情况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当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接受。

    本文通过对本院7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评测分析得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过程安全可靠,患者愈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增英.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5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