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197
肺结核患者PPD试验10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张国红
第1页

    参见附件(3453KB,3页)。

     [摘要] 目的:研究确诊的初治结核病患者PPD 试验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PPD 试验意义所在。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初治10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PPD检测,从年龄和性别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PPD实验强阳性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 中年组与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基本是女性患者的2倍,且二者PPD实验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D试验在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较低。PPD试验结果与性别有关。

    [关键词] 肺结核病;PPD试验;临床观察;性别;年龄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085-02

    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即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 是一种从滤液中消毒得到的沉淀的非种属特异性分子。PPD 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1]。PPD试验结果常与患者病情不呈正相关,提示PPD试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研究对已确诊的初诊肺结核病患者100例进行PPD试验检查,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目的在于发现影响PPD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突破PPD试验应用的局限性,深究其内涵,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初诊为肺结核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 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43.6岁。继发性肺结核6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3例,结核性胸膜炎19例。各型结核病均根据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涂片或培养、X线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

    1.2 材料与方法

    1.2.1 PPD试验方法采用福建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生产的PPD试剂盒,于患者前臂掌侧中下1/3处为最佳,以皮内注射法将PPD 0.1 ml(含5个结素单位)缓慢注入,注射深度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可出现7~8 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有毛孔出现),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用肥皂刺激, 注射后48、72 h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径,硬结平均直径=(纵径+横径)/2。

    1.2.2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 mm为阴性,大于等于5 mm小于20 mm为阳性反应[5~9 mm为弱阳性(+),10~19 mm为阳性(++)],20 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PD试验结果

    100例患者中,PPD试验结果总阳性例数87例,其中,弱阳性者22例, 阳性者38例, 强阳性者27例,阴性者13例。

    2.2患者年龄对 PPD试验结果的影响

    中青年患者,主要表现为阳性反应,其中以21~40岁最为突出。随着年龄增长,阴性反应表现得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61~80岁,提示PPD试验结果与年龄关系较密切。 见图1、表1。

    2.3 患者性别对PPD试验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中女患者28例,男患者72例,女患者大约是男患者的一半, 提示性别对肺结核病可能有一定影响。实验中,将男女患者PPD试验分为弱反应组(阴性组+ 弱阳性组)和强反应组(阳性组+ 强阳性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533,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结核病发病和患病呈抬头趋势,因此,研究结核病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

    PPD 是由结核杆菌经提纯、沉淀、脱水后的纯结核蛋白制成的一种特异性反应原,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

    初次发生结核感染后,体内T淋巴细胞受抗原(结核菌)刺激而被致敏,且在T淋巴细胞的表面产生抗体受体而发生免疫作用。致敏的T淋巴细胞大量繁殖,如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一次与相同的抗原(结核菌、吞噬了结核菌的巨噬细胞或结核菌素)接触后,由致敏T淋巴细胞与结核菌素结合释放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IL-2、SIL-2R、r-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后者使致敏的T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集聚在皮内注射部位而产生局部硬肿炎性反应[3]。本研究对本院100例确诊的初诊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100例患者中PPD试验结果总阳性例数87例, 阳性率高达87%,明显高于全国结核病44. 5%感染率[4],提示PPD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本研究从年龄和性别两方面对本院100例肺结核患者的PPD试验结果加以分析。在年龄方面,贡秀云等[5]研究35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现随着年龄增加PPD实验反应阴性逐渐增加。本研究中同样发现PPD阴性反应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其中以61~80岁为最高峰,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PPD强阳反应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其中以21~40岁为最高峰,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二者呈显著差异。进一步提示年龄对PPD试验结果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可能与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有很大关系。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性随着胸腺退化而降低,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对PHA、ConA等有丝分裂原诱发的DNA合成能力降低,皮肤迟发超敏反应降低等以及与之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低下。其次,老年人的肺泡巨噬细胞代谢活力、吞噬作用降低。有研究表明[6],随着机体老化,MIF、IL-2、SIL-2R、r-干扰素等淋巴因子活性下降,而IL-10、IL-6明显增加。IL-10的增加反映了T细胞、巨噬细胞的功能下降,因为IL-10是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对T细胞、巨噬细胞功能起负调节作用[7]。此外,老年人常伴有营养不良、伴有慢性疾病,经常使用抗生素、激素,这些都能降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在性别方面,贡秀云等[5]研究35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现男性肺结核患者是女性肺结核患者的2倍,本研究中同样存在此现象,进一步提示性别可能是影响肺结核PPD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100例患者中,女患者PPD中度以上阳性占65.6%,男占67.6%;而男性PPD 弱反应率为32.4%,女性为34.4%,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是否与性别激素有关, 是否与性别免疫差异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本院100例老年结核病患者PPD检测率观察,发现阴性率达13%,而且大多集中在老年人。这提示在老年结核病的诊断中不能主要靠结核菌素试验来协助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5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