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836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卢晓峰,黄淑瑜
第1页

    参见附件(2082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切口位置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7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眼为颞侧8~10点切口,左眼为颞侧2~4点切口)和对照组(11~1点切口)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散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不同位置切口对患者术后散光度产生影响,其中以颞侧位置切口对患者术后散光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 白内障;小切口;散光;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147-02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是近年来在囊外摘除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它既具有与超声乳化手术相似的小切口的优点,又无需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在我国基层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由于切口较小并采用隧道方式,故不需缝合即能自行关闭,术后恢复良好[1]。人体角膜并非正圆,因而不同的切口位置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术后散光。本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2例采用不同位置的小切口摘除术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后散光的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72例单眼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眼为颞侧8~10点切口,左眼为颞侧2~4点切口)和对照组(11~1点切口)各36例,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性白内障、角膜散光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1 d冲洗泪道,结膜囊内滴用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术前1 h开始滴用复方托吡卡胺,10 min 1次,共4次,根据患者情况,加用镇静剂等药物,术中灌注液选用平衡盐液。②采用球后阻滞麻醉及眼球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做上直肌牵引缝线,以穹隆部为基底,剪开角巩膜缘球结膜,观察组做颞侧90°范围结膜瓣,对照组做上方90°范围结膜瓣。烧灼止血,观察组患者做颞侧角膜缘后(右眼8~10点、左眼2~4点)反眉弓切口,对照组患者做上方11~1点反眉状切口。③用3.2 mm铲刀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直至越过透明角膜约1/3刀身长度时便向下穿入前房,继向左右两侧水平扩大切口,至其宽5.5 mm左右。④前房注入黏弹剂,用破囊针环形撕囊,继以注水针头自前囊膜下注入平衡盐水分离、转动晶状体核,用黏弹剂针头伸入晶状体核下方边推注黏弹剂边将晶状体核拨至前房内。⑤在晶状体核与角膜内皮之间注入黏弹剂,以保护角膜内皮。伸入劈核器将晶状体核夹持稳固后一劈为二。伸入晶状体圈将核碎块托出眼外。⑥用注吸器将残余晶状体皮质吸除干净,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检查角巩膜切口是否有渗漏,如有渗漏应予缝合,在结膜伤口的两侧角各缝一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40 000 U及地塞米松2.5 mg,涂四环素可的松素眼膏后纱块遮盖。⑦术后次日打开眼包换药,并检查视力。术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滴术眼,每日3~4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每晚1次。共持续1~2周。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为止,手术是治疗各种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近100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由于各种手术设备和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技术的改良以及人工晶状体制造水平的提高,使得白内障手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白内障手术疗效的改善使白内障手术时间也得以不断提前。现在普遍认为,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时,即可进行手术治疗[2]。手术医生要根据患者对视力的不同需求、自身掌握的手术技术以及当地的手术设备和条件来确定手术方式与手术时机,无论何时施行白内障手术,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利益和要求,包括尽可能地减少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这样就需要术者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视力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后晶状体与玻璃体和眼底检查,以及角膜曲率和散光度的测定等。

    术后发生散光是白内障摘除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常见的并发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由于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动作规范、不缝线等特点,术后角膜散光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散光[3]。角膜散光会随着术后眼压的恢复以及切口的逐渐愈合而发生相应变化。传统大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发生率较高,在术后3周时可呈现典型的蝴蝶结形改变,出现循规散光,至术后1个月时下方角膜散光变小,使对称性的蝴蝶结形改变逐渐成为不对称形。至术后1个半月,这时的上、下角膜散光均在减少,但仍为不对称形。可以这样认为,手术切口越大,术后散光越大,两者呈正比。除了切口大小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散光外,切口方式和位置也对散光程度产生一定影响。切口距角膜越远(巩膜切口),对术后散光影响越小;倾斜切口或多平面切口,使创口对合更为严密,且提供了使切口远离角膜的机会,愈合快、抗变力强,因此对术后散光影响较小[4-5]。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颞侧位置切口,较对照组上方11~1点切口位置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更小。由于术后短期内患者角膜组织存在一定的水肿表现,因此对散光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两组患者术后3 d检查时散光度比较差异不大(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角膜的水肿逐渐消退、角膜散光度逐渐准确化,使得两组在术后1周以后的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笔者认为颞侧切口一方面因没有眉弓的阻挡而便于操作,另外对于眼睑尚有弹性的患者,颞侧切口与其180°方向的散光轴相适应,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源性散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朱增钦.小切口手法碎核在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0,21(22):154-156.

    [2]吴志群,丘永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