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911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张映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099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对照组给予利培酮。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利培酮相似,但是齐拉西酮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且轻,值得应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利培酮;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46-02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较为复杂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结构与吩噻嗪类或丁酞苯类抗精神病药物不同。本文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上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大于60分。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9~45岁,平均(34.2±6.3)岁;病程为4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3.4±2.5)年;对照组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20~46岁,平均(33.8±5.9)岁;病程为5个月~10年,平均(3.6±2.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初始剂量为每天4 mg,在4周内剂量增加到每天120~160 mg,共治疗6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初始剂量为每天1 mg,在4周内剂量增加到每天2~6 mg,共治疗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主要发生失眠3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对照组主要发生椎体外系反应4例、头痛4例、便秘4例、口干3例、肝功能异常2例、心电图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8%,均未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较为复杂的精神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精神病性症状或者非精神病性症状。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破裂。这种解离现象会造成思考形式障碍并导致无法分辨内在及外在的经验。这些症状表现可能与神经解剖学以及神经化学的改变有关系[1]。

    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②内分泌因素: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患者在分娩后急性起病;内分泌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2-3]。③病前个性特征: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逻辑性思维差等特殊的病前个性特征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④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儿,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及围生期的并发症,也使本病的发病率提高。⑤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齐拉西酮对多巴胺D2,D3,5-羟色胺5HT2A,5HT2C、5HT1A、5HT1D、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组胺H1受体具有中等亲和力。齐拉西酮对D2,5HT2A, 5HT1D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5HT1A受体具有激动作用[4-6]。齐拉西酮可调节患者情绪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3]。

    在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说明二者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程度轻,说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贤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及药物治疗[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4(2):204-205.

    [2]嵇利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