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016853
22株星形奴卡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周必全,杨春显,张 弦
第1页

    参见附件(1138KB,2页)。

     奴卡菌属属于原放线菌属,为革兰阳性需氧菌,常具有抗酸性,于1888年第一次被Nocard分离出来,过去多将它列入真菌,但本菌无完整的胞核,细胞壁成分和对噬菌体、抗生素的反应也不同于真菌,因此本菌在分类学上仍属细菌,而不属于真菌。在涂片染色检测时,菌丝顶端可形成分生孢子,菌丝也可断裂而呈球状或球杆状。在镜下容易忽略而被误为链球菌,而抗酸染色弱阳性又易于和结核分枝杆菌相混淆[6]。同时,星形奴卡菌较难自痰中培养出来,一方面是该菌涂片染色检测困难,往往被其他细菌所误导而造成假阳性[5];另一方面是因为痰培养时口腔菌群的迅速生长,常使星形奴卡菌受到抑制,加之培养基、培养条件选择不当。这些均造成了大量痰培养中的假阴性结果。故首次涂片染色阳性患者中星形奴卡菌的检出率很低,为6.2%。

    星形奴卡菌病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可100%治愈。若诊断延误,病死率可达30%~50%,因此及时的诊治十分重要。抗生素的使用为众多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星形奴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100%耐药。所以在经验用药时不宜使用这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复达欣对星形奴卡菌的疗效较好,磺胺甲基异恶唑的疗效相对而言最好,这与文献报道的奴卡菌病治疗首选磺胺制剂,如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异唑(SMZ)和甲氧苄氨嘧啶(TMP)联用相符。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机制可以单独作用或协同作用,使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所以主张联合用药[7]。经常性监测本地区及本单位的星形奴卡菌对药物,特别是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控制星形奴卡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参考文献]

    [1]Warren-NG.Actinowycosis nocardiosis and attinomycetoma[J].Dermatol Clin,1996,14(1):85-95.

    [2]张萍.肌肉注射引起星形奴卡菌感染的病例报告[J].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2006,3(4):71-73.

    [3]肖明,叶秀奎.从痰中分离出星形奴卡菌氏[J].医药与保健:下旬版,2010,3:47.

    [4]崔祥滨,王鸣歧,萨藤三.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36-939.

    [6]陶元芬,苏芬,黄英.盖尔森兴奴卡菌的生物学物性研究[M].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9):654-656.

    [7]谢景超.控制细菌耐药策略的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2):97-100.

    (收稿日期:2010-09-1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