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91308
应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对比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对比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61例)及对照组 (5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方案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术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 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14±1.31)分, 低于对照组的(8.34±1.9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PaO2水平为(94.66±4.57)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水平为(34.21±2.93)mm Hg、SaO2水平为(96.57±1.38)%, 对照组患者术后PaO2水平为(85.23±7.71)mm Hg、PaCO2水平为(36.87±3.89)mm Hg、SaO2水平为(88.12±3.02)%。实验组患者术后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血气胸、肺部感染、顽固性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高, 能够缓解术后疼痛情况与骨折导致的缺氧情况, 安全性也更加有保障。

    【关键词】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胸部护板外固定;多发肋骨骨折;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24

    肋骨骨折在钝性胸部损伤中最常见。多发肋骨骨折是胸部损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肋骨骨折是严重的损伤, 可导致胸壁浮动, 引起呼吸异常, 引起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死亡率高达15%~36%[1-3]。最常见的骨折是第4~7肋骨, 其中70%的严重钝性胸部挫伤患者有肺挫伤。临床试验表明, 选择性肋内固定更有利于康复。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 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1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应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对比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1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61例)及对照组(58例)。实验组中, 男34例, 女27例;平均年龄(36.7±4.3)岁;平均肋骨骨折数量(9.4±3.6)根;连枷胸8例, 需要呼吸机支持2例。对照组中, 男33例, 女25例;平均年龄(36.4±4.6)岁;平均肋骨骨折数量(9.3±3.7)根;连枷胸7例, 需要呼吸机支持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②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③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1. 2. 2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③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 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患者。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实验组 采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方案治疗。选择适当长度的手术切口, 以肋骨骨折和胸壁塌陷为中心做切口。在手术过程中, 分离骨膜避免对肋间血管神经的损伤。在手术过程中, 手指可以用来探查被困在胸腔中的肋骨的断裂端。完成胸部手术后, 将骨折两端骨折嵌入的组织除去, 有助于更好地重置骨折肋骨。胸膜腔打开, 定期放置胸膜闭式引流管。固定骨折肋骨的目的是消除呼吸异常, 防止呼吸機分离困难, 纠正胸壁异常, 稳定胸腔, 避免严重出血, 减轻肋骨断端严重疼痛, 改善呼吸功能, 促进病情的恢复。

    1. 3. 2 对照组 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方案治疗。根据成像数据和身体检查, 使用胸板的外部固定来确定胸膜壁的表面积和范围。患者抬起双臂并将胸部护罩按压在健侧的相应位置以获得肋骨的近似轮廓。塑料形护罩固定在肋骨骨折胸壁上, 护板内的金属条和肋条方向相同。在使用之前, 胸壁部分应用以使其紧密。使用时间为7~14 d。当护板的粘合力减弱且固定效果差时, 可以更换护板。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高。

    1. 4. 2 比较两组术后血气分析指标。通过实验室血液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的PaO2、PaCO2、SaO2水平。

    1. 4. 3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血气胸、肺部感染、顽固性胸痛)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14±1.31)分, 低于对照组的(8.34±1.9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PaO2水平为(94.66±4.57)mm Hg、PaCO2水平为(34.21±2.93)mm Hg、 SaO2水平为(96.57±1.38)%, 对照组患者术后PaO2水平为(85.23±7.71)mm Hg、PaCO2水平为(36.87±3.89)mm Hg、SaO2 水平为(88.12±3.02)%。实验组患者术后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ttp://www.100md.com(吴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