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523580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郭国勋 赵友民 柴建文 郝冬琴 李连东 宋付凯
第1页

    参见附件(1864KB,2页)。

     【摘要】 目的 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78例间歇性、持续性二度二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R)患者随机入选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OT组, 39例)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 39例)(均置入DDD起搏器), 术后随访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24个月随访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LVEF和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 LVEF较术前有所降低, 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 术后两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F较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有56年的历史, 起搏治疗由早期的单纯性治疗慢心率需求逐步转变为生理性顺序起搏的模式, 既兼顾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更关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期间广大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尤其在起搏模式及起搏位置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起搏技术早期应用于临床多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 但其起搏方式导致的心室逆生理性激动及双心室运动的非同步性, 明显影响了心脏的泵血功能[1]。本研究通过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LVEF、LVEDD的远期影响, 来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接受DDD起搏器植入患者7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