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709982
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张晓娟 杜伟 郭树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最新研究认为, ITP的发生机制为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 以及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 血小板生成不足。所以目前ITP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利妥昔单抗、脾切除等各种治疗, 抑制血小板破坏;二是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等药物, 促进血小板生成。然而大多数老年患者, 无法耐受脾切除手术和长期反复应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且不能承受促血小板生成素及靶向治疗的昂贵费用。因此, 探索缓解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且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 成为老年ITP患者研究的新方向。

    糖皮质激素, 因其初始治疗近期有效率高达80%, 且价格低廉, 成为老年ITP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然而, 对于老年ITP患者, 糖皮质激素的耐药及依赖发生率相对较高, 且部分老年患者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的多种毒副作用。针对上述问题, 历代医家及现代中医药理专家利用中医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不懈地进行ITP的中医证型与骨髓造血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以及激素耐药、依赖、毒副作用发生原因的中医辨证研究, 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ITP属于中医“血证”范畴, 古书中所载的“葡萄疫”、“紫癜病”与ITP一致[4]。病因可概括为外感和内伤, 病机可概括为:外感邪热, 血热妄行;脾气虚损, 气不摄血;脾肾阳虚, 统摄无权;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5]。据ITP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 热和瘀为标的特点, 杨文华等[6]所论治的80例患者, 配以激素显效26例, 良效41例, 进步8例, 总有效率93.8%。本科采用的中药方剂中, 黄芪甘温, 益气健脾摄血, 有双向调节免疫的功能;党参有补中益气, 健脾益肺的作用;山药可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川断, 狗脊, 杞果, 均可补肝肾, 调血脉;五味子可滋肺, 生津;黑栀子味苦、性寒, 可以入血清热凉血、泻火, 黄芪联合黑栀子既可以益气而不助火、亦可以清火而不伤中, 二者联用后有补气生血、补气行血泻火的作用;当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