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709743
手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的初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汪艳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米非司酮开始不断得到应用。米非司酮不仅适用于早期、中期妊娠的终止治疗, 在子宫肌瘤、乳腺癌、脑膜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系列疾病上也具有显著的效果。米非司酮的药物结构中具备了甾体结构, 作为第一种孕酮受体拮抗的药物, 其能够在小剂量服用的情况下, 确保对子宫内膜发育以及生长进行抑制, 防止内膜发展为分泌期, 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不会对一系列激素等分泌物质造成影响。在短时间内服用米非司酮, 可能仅仅会对月经量造成影响, 但是却不会对月经的周期造成影响[4]。

    达那唑作为一种雄激素类似物, 主要通过对下丘脑、卵巢以及垂体功能进行抑制, 从而抑制作用的发挥, 维持机体在低雌激素的水平, 导致异位内膜逐渐萎缩。相关研究显示, 达那唑与雄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存在较好的亲和力, 相比之下, 其与雌激素受体之间亲和力则并不显著, 由此可见, 通过与甾体受体的结合对内膜细胞进行直接作用。体外培养实验显示, 达那唑对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以及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对子宫内膜具有显著作用效果, 同时还可能影响异位内膜。因此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上, 达那唑的治疗效果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