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期
编号:12672810
关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报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加强临床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治。方法 详细而全面地询问病史和疾病发展过程, 全面认真地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降低误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结论 因为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比较困难 ,所以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降低该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病例分析;早期诊治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或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患者刘女士, 女, 85岁, 腹胀痛、呕吐、血便加重3 d入院, 入院前曾应用过镇痛剂及抗生素、补液等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37℃ P:130次/min R:18次/min BP:170/95 mmHg 腹部略膨隆, 全腹压痛阳性, 其中左下腹部伴有反跳痛及局限性肌紧张, 肺肝界消失, 移动性浊音不明显。肠鸣音弱(0~1次/min)。辅助检查:血相:中度贫血 。心电图:窦速、心房纤颤、S-T段V1-V5导联呈缺血性改变。彩超:肠管扩张, 考虑梗阻, 肠间隙积液, 考虑乙状结肠肠壁增厚性病变。腹部CT:肠胀气、少量腹水、不排除结肠占位。既往病史:脑萎缩、多发脑梗死。
, http://www.100md.com
    1. 2 手术方法 入院后, 根据患者病情, 考虑急诊手术, 术前不排除肠系膜缺血性病变, 不排除结肠占位性病变。术中行左下腹部探查口, 入腹后, 见乙状结肠末段呈黑色坏死改变, 伴坏死肠段破裂, 周围大量凝血块及肠内容物。探及乙状结肠动脉及直肠上动脉波动消失, 考虑为乙状结肠动脉及分支的血管栓塞或闭塞所致。因患者高龄, 术前身体状况差, 腹腔污染重, 术中行坏死肠段切除, 乙状结肠远端闭锁, 近端腹壁造瘘。术后抗炎、抗凝、营养心肌、纠正心律失常、补液、防止并发症等对症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1. 3 病例分析

    1. 3. 1 病因:患者常年患有慢性心房纤颤, 因栓子脱落导致。另外不排除与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有关。栓子栓塞乙状结肠动脉主干, 导致所支配肠管迅速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和急性腹膜炎。

    1. 3. 2 症状:①患者术前腹部不适近一周, 腹部症状加重3 d, 伴有呕吐、腹胀、低热。②患者入院检查可见重度贫血, 追问病史, 患者在家中有血便症状。X线及CT检查虽然有肠梗阻特征, 但患者仍有较少排气及血便通过肠腔。③彩超及CT检查均有肠壁增厚、少量腹水。④患者腹痛, 曾应用镇痛剂治疗。这表明患者早期出现腹部胀痛, 即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但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不符, 体征较轻, 查体时不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高调肠音”“金属音”。故此病在早期不易被临床医师所察觉。⑤患者就诊时已是发病晚期, 腹膜炎体征明显, 高龄女性, 全身状况差, 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急诊手术争取了抢救时间。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与其他急腹症混淆, 诊断往往被延误或误诊, 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

    3 讨论

    3. 1 从病因上看常因栓子脱落导致。脱落栓子来源于心脏, 如急性心肌梗塞后形成壁栓、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纤颤等。栓子栓塞肠系膜上动脉主干, 导致所支配肠管迅速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和急性腹膜炎[1]。患者表现为严重的阵发性腹痛。此后由于肠缺血坏死随即发生, 疼痛则转为持续性, 患者出现典型的腹膜刺激征, 腹胀明显, 出现移动性浊音, 腹穿抽出血性腹水[2]。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的较小分支上的栓塞, 栓塞远端的肠管也可以暂时通过肠系膜侧支分流获得动脉血供, 病史可达1~2周。一旦肠系膜血管失去代偿能力, 患者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似, 在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

    3. 2 详细而全面地询问病史和疾病发展过程是正确诊断的基础。 根据患者病史及查体所得, 对疑似病证, 必须持续关注和检查患者临床动态性变化, 如腹部疼痛的部位, 性质和频度, 腹肌紧张程度、肠鸣音等的发展, 同时结合辅助检查, 如白细胞数目增高、腹平片显示企业平面、腹穿有淡血性液体、B超可发现腹腔有液体、肠壁增厚、肠系膜血流异常等[3, 4]。CT可选择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是正确诊断的基础。还要警惕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 如肠炎、腹泻, 也可导致肠系膜末梢静脉呈高凝状态, 亦诱发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另外不明诱因的急腹症, 也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 http://www.100md.com
    导致该病原因复杂, 临床医师要审慎地对待每一个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患者, 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认真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 尽可能早地获得诊断。

    参考文献

    [1]郑毅,杨翔,韩加刚,等.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报告. 临床外科杂志, 2007,15(7): 463-463.

    [2]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6, 3(9): 192-192.

    [3]张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4): 200-202.

    [4]王光霞,毕哲明,王艳华,等.断肠系膜血管病的超声诊断.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13(6): 450-451., 百拇医药(冯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