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699
外侧扩大“L” 形切口、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王智 周雪明 刘彬 程树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外侧扩大“L” 形切口切开复位、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外侧扩大“L” 形切口切开复位、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34足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随访l8~30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本组34足中:优25足、良7足、可2足,优良率94.1%。结论 外侧扩大“L” 形切口切开复位、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外侧扩大“L” 形切口;不植骨;切开复位内固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8~54岁,平均36岁。其中单侧跟骨骨折22例,双侧6例,共34足。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共29足,车祸伤5例共5足,均为闭合性骨折。主要症状:足跟部肿胀、疼痛、行走不能严重影响工作及休息。早期治疗为患足垫高,消肿、对症处理。均在全身情况稳定后,跟部肿胀消退、跗骨窦处皮肤出现皱缩后才手术治疗。按Sanders分型,Ⅱ型14足,Ⅲ型16足,Ⅳ型中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5 d,平均9.3 d。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0 min。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摄踝关节正侧位片、跟骨轴位片,并于术前行半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长度、Bohlers、Gissanes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按俞光荣等[2]认为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①关节面不平整,台阶≥1 mm。②跟骨长度短缩明显。③跟骨宽度增加≥1 cm。④跟骨高度降低超过1.5 cm。⑤Bohlers角≤15°。⑥跟骰关节骨折块的分离或移位≥1 mm。⑦伴跟骨周围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⑧跟骨外膨明显影响外踝部腓骨长、短肌腱的活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