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230
痰热清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范锡伟 吕精巧
第1页

    参见附件。

     

    

    【摘要】 目的 探讨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 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痰热清组56例;利巴韦林组38例。结果 痰热清组痊愈率86%,利巴韦林组痊愈率55%。结论 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用迅速,效果稳定。

    【关键词】 痰热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

    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 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多为发热、 咳嗽、 咳痰和咽喉肿痛等症状,大多为 轻症,经口服治疗即可控制病情,但少数病例病情较重,需经静脉用药方能控制病情。我科选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取得了确切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所选患者年龄在18~65岁,病程1~3 d,急性起病,症状较重,均有发热,体温385℃~40℃。查血常规,白细胞40~180×109/L,随机分为痰热清组56例,男22例,女34例;利巴韦林组38例,男14例,女24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痰热清组给予痰热清3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10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两组均根据白细胞计数和或白细胞中性比率,给与克林霉素针06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仅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不退者给予肌肉注射或口服解热镇痛药。疗程3 d。

    13 疗效判断

    痊愈:体温正常,症状、 体征消失;有效:体温,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无效:发热未控制, 临床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痰热清组 临床痊愈48例,痊愈率约86%,有效8例,有效率100%; 利巴韦林组:临床痊愈21例,痊愈率约55%,有效13例,有效率约89%。需应用解热镇痛药物者:痰热清组12例,占约21%;利巴韦林组30例,占约78%。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 咳痰及咽喉肿痛。 发热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其原因是由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所致。 外源性致热源如细菌、 病毒、 细菌毒素等; 内源性致热源是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等。

    该研究显示,分别采用痰热清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痰热清组临床痊愈率86%,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55%。且症状迅速缓解,需应用解热镇痛药机率,痰热清组21%明显低于利巴韦林组78%,与赵茂茂报道一致[1]。痰热清可能的机制是:熊胆粉、 山羊角具有强大的退热改善症状功能;由黄芩、 金银花、 连翘 等成分,是其广谱的抗菌抗炎及较强的抗呼吸道病毒作用,可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另据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可降低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呈现抑制病毒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2]。 从而抑制病毒和细菌,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止内生致热源的释放,使病情迅速转归,作用迅速且稳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