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95048
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临床价值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贾思公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急性胸痛患者195例,采用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其中134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实验组,同时以13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灵敏性与特异性。结果实验组入选者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钙蛋白T实验组入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7.0%;心肌酶谱指标实验组入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5.5%;对照组入选者未出现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均阳性者,同时实验组入选者未出现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均阴性者。结论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价值

    作者单位:271219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临床病死率较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2]。通过临床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减少患者梗死区域,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急诊诊断心电图变化特异性较差,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普及度较低;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之一,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关键指标[4-5]。笔者针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采用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确定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急性胸痛患者195例,其中134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符合WTO诊断标准[6]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男83例,女51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为(57.8±8.6)岁,疾病发作至入院治疗时间3~18 h;选取同时间段体检健康者134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81例,女53例,年龄30~78岁,平均(58.3±9.1)岁。两组入选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全部血清标本均为门诊采集,并立行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心肌酶谱指标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比较对照组入选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分别为(0.4±0.2)μg/L,(23.7±6.2)U/L,(124.9±20.1)U/L,(70.8±10.6)U/L,(15.5±6.7)U/L;实验组入选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分别为(10.7±4.3)μg/L,(59.3±14.0)U/L,(265.4±47.5)U/L,(174.5±25.4)U/L,(80.1±12.4)U/L;实验组入选者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入选者血清肌钙蛋白T阳性率分别为3.0%、92.3%,实验组入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7.0%;对照组与实验组入选者心肌酶谱指标阳性率分别为4.5%、88.1%;心肌酶谱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5.5%;实验组入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对照组入选者未出现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均阳性者,同时实验组入选者未出现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均阴性者。

    表1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cTnT(μg/L)AST(U/L)LDH(U/L)CK(U/L)CK-MB(U/L)对照组1340.4±0.223.7±6.2124.9±20.170.8±10.615.5±6.7实验组13410.7±4.359.3±14.0265.4±47.5174.5±25.480.1±12.4注:P<0.05

    表2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与特异性

    组别例数cTnT心肌酶谱阳性例数阳性率(%)阳性例数阳性率(%)对照组13443.064.5实验组13412192.311888.1注: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传统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诊断,但是研究认为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敏感性及特异性不佳[7-8]。近年来,随着心肌损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技术成熟及发展,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谱指标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中。WTO诊断标准认为心肌酶谱异常,同时合并有临床症状或心电图改变及即可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9]。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局部心肌缺血坏死,坏死细胞中心肌酶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中[10],故心肌酶谱指标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CK-MB,被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标志物之一。但是心肌酶谱多在心肌心肌严重受损条件下才可检出,持续时间较短,且其他组织中亦存在,特异性及敏感性不理想。cTnT作为肌钙调节蛋白亚单位之一,是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正常血清中水平极低;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高,高于心肌酶谱指标10倍以上,心肌损伤后血清出现时间早于心肌酶谱,且持续时间亦较长[11-12];故临床诊断特异性及灵敏性均高于心肌酶谱指标。血清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发挥协同互补作用,达到理想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入选者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钙蛋白T实验组入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