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94904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刘迎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1病例摘要

    患者,男, 65岁,退休工人。两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刺激性咳嗽,加重一周,来我院就诊。两个月前患者出现轻微的咳嗽,患者未重视,近一周咳嗽症状加重,无发热,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无咯血及胸痛的症状,同时伴有胸闷,气短,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胸部CT扫描:左主支气管开口处见2.2×1.0×0.8 cm左右的结节影,向管腔内突出,表面光滑,支气管壁未见明显增厚,病灶局部可见低密度区(考虑脂肪成分),内未见钙化,左肺上叶前段可见一楔形致密区,边界清楚,纵膈略向左移,纵膈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经螺旋CT3 d重建,可清楚显示病灶与支气管腔未完全堵塞,支气管未出现截断现象。初步诊断:左主支气管内占位,肺不张。图1。

    支气管镜检查所见:声带,气管,隆突未见异常,右支气管树未见异常,于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见新生物,表面光滑,填塞左上叶支气管开口,管腔闭塞,考虑左上叶肺癌可能。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病理所见:大体标本为18.0×8.0×5.5 cm,支气管周径3.5 cm,切开支气管其内可见一息肉样肿物,大小为2.5×1.4×1.1 cm,带蒂,表面结节状,光滑,切面实性,灰红色,质硬韧,镜下所见:瘤组织由透明软骨及间质结缔组织构成。病理诊断:左肺上叶支气管错构瘤。图2。

    图1图2

    2讨论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是肺错构瘤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肺错构瘤的1.4%~10%[1]。根据其主要构成组织不同将其分为:软骨性、结缔组织性、平滑肌性等类型。本病例病理以软骨成分为主,为软骨性错构瘤。本病病因尚不明了,现主要有4种观点:先天性畸形;真正肿瘤;正常组织增生;炎症演变。目前国内学者多数倾向于先天性肺组织畸形学说,来源于细支气管结缔组织的细胞巢[2]。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以40~60岁发病居多,男性比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4):1,右侧多见[3]。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由于肿瘤呈息肉或结节状突入支气管腔内,刺激局部支气管黏膜,还可以阻塞支气管,造成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临床症状明显,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胸痛,发热,咯血等症状。这与肺实质型错构瘤多无症状有明显区别。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肿瘤的大小及阻塞支气管的程度有关。本病在影像诊断技术上,CT是主要的影像诊断方法,尤其是3 dCT重建,可清楚显示病灶大小,结构及支气管阻塞程度,支气管壁是否受累等。本病在影像上应与中心型肺癌,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腺瘤,支气管异物等相鉴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中心型肺癌的鉴别,因两者的发病年龄相近,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和预后却有很大差别,故术前诊断对患者尤为重要。中心型肺癌病灶常边界不清,沿支气管壁生长,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和阻塞,支气管截断,且肿瘤可突破支气管向周围浸润生长形成肿块,病灶内无脂肪成分,并常见肺门肿块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候两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明显提高了本病的诊断率,本病例在支气管镜下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左肺上叶支气管错构瘤。本病例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近年来,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日渐成熟,有些医院已广泛应用,为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4]。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圈套器切割配合Nd-YAG激光或高频电凝消融操作方便、消融速度快、视野干净、出血少,能有效控制症状,而且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开胸的危险。 但应警惕可能伴发其他部位的肿瘤,特别是伴发支气管肺癌的危险性,有报道错构瘤并发肺癌较正常人群高出6.3倍[5]。因此术后定期随访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1例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诊断和治疗的经过的分析,详细介绍本病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Cosio BG. Villena V, Echave-Sustaeta J. et al. Endobronchial hamartoma. Chest,2002,122(1):202-205.

    [2]Fletcher JA, Pinkus GS, Donovan K, et al. Clonal rearrangment of chromosome band 6p21 in the mesenchymal compouent of pulmonany chonclroid hamartom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