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1862
愈裂贴膏在脑卒中患者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后固定效果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胡旭琴
第1页

    参见附件(203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后使用愈裂贴膏改良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60例脑卒中患者昏迷或吞咽功能丧失后留置复尔凯鼻胃管,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胃管固定分别采用使用愈裂贴膏改良固定与传统法,观察两组患者固定效果及局部皮肤受损情况。结果 实验组胃管脱出率、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愈裂贴膏改良固定复尔凯鼻胃管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关键词】 脑卒中;愈裂贴膏;复尔凯鼻胃管;固定效果

    脑卒中是我国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的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 h内留置胃管鼻饲饮食[1]。近年来,我院采用复尔凯鼻胃管用于长期鼻饲患者,因其材料是聚氨酯,具有软、细、刺激小、耐腐的特点,可留置时间最长达42 d,患者较易接受[2],但临床上时有胃管脱落等异常情况发生,为有效减轻患者经济及重复置管的双重压力,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脑卒中患者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后采用愈裂贴膏改良固定法,减少了意外拔管、脱管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0例,均经CT显示或MRI确诊为脑血管意外。男35例,女25例,年龄55~98岁,平均76.5岁,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47例,插管时意识清楚,而吞咽功能障碍36例,意识不清24例,均采用复尔凯鼻胃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验组40例。

    2 方法

    2.1 对照组固定复尔凯鼻胃管的方法

    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2条胶布分别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2.2 实验组固定复尔凯鼻胃管的方法

    准备2.5 cm×100 cm愈裂贴膏1卷,用无菌剪刀剪下6 cm,下端4 cm从中线向上剪开,呈“人”字形。擦干鼻翼油污,留置胃管后,将胶布完整端2 cm从鼻跟至鼻尖粘贴于鼻梁处,抹平整,剪开的部分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交叉缠绕固定鼻饲管。操作时需注意:①鼻腔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清理,防止浸湿胶布。②下段长胶布缠绕胃管时,胶布要平整、紧密。③胶布污染、浸湿时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意外脱管。④躁动、意识不清等不合作者适当约束上肢[3]。

    2.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胃管固定牢固的程度和刺激皮肤情况。胃管脱出>5 cm 判定为胃管脱出,鼻翼周围皮肤出现红晕,痒感或破损判定为有皮肤受损。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4 讨论

    4.1 复尔凯鼻胃管固定后牢固程度

    在使用普通胶布固定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延长,或者患者出汗刺激,使胶布黏度减轻,在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普通胶布固定后脱出25%,另外,在鼻饲过程中,一般需要抬高胃管末端,因此使用普通胶布固定后每次鼻饲均需揭开面颊部胶布,使胶布的黏度降低而需反复更换。而使用愈裂贴膏改良固定胃管从鼻根粘贴至鼻尖,胶布粘贴面积增加,胶布作用力也随之增加;面颊部不再用胶布固定,不仅省略了鼻饲过程中反复更换胶布,而且由于胃管成自然状态,胃管弯曲产生的弹力消失,胶布受力减小,粘贴相对牢固[4],临床上一般可以(3~5)d更换一次。

    4.2 长期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固定后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使用普通胶布固定后局部皮肤发红、痒感患者占20%,而愈裂贴膏每1平方厘米含尿素囊77微克,具有良好的补水保湿作用,能有效减轻胶布固定后对皮肤的刺激。

    5 结论

    脑卒中患者留置复尔凯鼻胃管使用愈裂贴膏改良固定法具有简便、牢固,使患者相对舒适的特点,不仅克服了传统固定法胶布易脱落、胃管易滑出、患者皮肤刺激大等缺点,而且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