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95154
复方丹参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合并凝血功能紊乱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何松彬 廖冬梅 邓莺
第1页

    参见附件(1786KB,2页)。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0.61±2.5429.44±2.4930.33±2.35

    肝素组 45.10±4.3142.68±4.1942.50±4.51

    假手术组 31.42±3.9231.15±5.0737.07±7.64

    

    组别

    ATⅢ(%)

    2 h 4 h6 h

    休克组 69.45±6.5969.31±5.5766.74±5.57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 98.04±7.4397.90±9.3797.90±9.37

    肝素组96.02±6.4298.35±5.4098.35±5.40

    假手术组96.77±4.4898.42±6.7598.42±6.75

    3 讨论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属于一种聚合物,主要来源于纤维蛋白原降解过程出现的产物,一般形成于凝血激活的早期阶段。由于SFMC的敏感性达99%~100%,对DIC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作用[1]。血浆中SFMC水平提升表明凝血酶活性增强,机体属于血栓前状态。此次分析得出,大鼠休克组血浆SFMC水平要比假手术组、肝素组、复方丹参液组都略高,但假手术组、肝素组和复方丹参液组对比,在血浆SFMC水平上未出现差异,这说明复方丹参液能对肝素较好的抗凝作用。

    血栓调节蛋白(TM)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物,在血浆和尿液中为可溶性状态存在,属于促进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的膜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坏后,TM 从血管内皮细胞排放入血,造成血浆中TM水平上升,可以将TM 当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2]。此次显示,休克组、肝素组与假手术组对比在血浆TM上显著提升,复方丹参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示休克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依旧存在,丹参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影响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效果的因素,主要是与丹参抑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释放,使得全身循环情况改变。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一种天然抗凝物质,其主要是由肝脏形成。通过和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激活的凝血因子Ⅻ、Ⅸ、X、Ⅺ相结合后,灭活凝血因子。由此可见,ATⅢ变少时则说明凝血系统激活。休克组与假手术组对比,在抗凝血酶Ⅲ活性方面显著减弱,肝素组、复方丹参液组抗凝血酶Ⅲ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肝素与复方丹参液对高凝状态有改善效果。

    丹参是一种唇型科草本植物,医学上使用的不同丹参制剂多数用丹参为君药。丹参、降香是复方丹参液主要组成。目前,制药行业能在丹参中提炼出多种药物,包括丹参酮、原儿茶醛、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素、人参皂苷Rb及微量元素硒、锌等。资料显示,丹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制血小板黏附、调整微循环等多咱作用[3]。此外,脂溶性的丹参酮和水溶性的丹参素会影响到凝血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丹参活血、化瘀后调整损伤情况引起。

    总之,复方丹参液与肝素对比发现,丹参的优势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安全好、出血少、疗效快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