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1948973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4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杨家留
第1页

    参见附件(1348KB,2页)。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就诊于我院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行抗病毒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慢性乙型肝炎88例,随机分为对照对与治疗组,对照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20~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8~61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肝功水平、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①HBsAg阳性>6个月,HBeAg阳性;②HBV DNA水平>103拷贝/ml(PCR法);③ALT高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④无其他病毒感染及无合并代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患者;⑤6个月内未进行抗病毒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100 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48周的ALT、HBeAg、HBVDNA变化情况。

    1.5 判定标准 ALT:>40 U/L为异常,≤40U/L为正常;HBVDNA≥103拷贝/ml为阳性,HBVDNA<103拷贝/ml为阴性;HBsAg血清学转换:HBeAg由阳性转为阴性,HBeAb为阳性。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治疗48周 ALT复常率比较 于治疗48周时,治疗组ALT正常38例,异常6例,复常率为86.4%;对照组ALT正常30例,异常14例,复常率为68.1%,χ2=4.141,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见表1。

    2.2 两组间HBeAg血清学转换比较 于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eAg转换14例,未转换30例,转换率为31.8%;对照组HBeAg转换11例,未转换33例,转换率为25.0%,χ2=0.5.03,P>0.05。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间HBVDNA治疗48周病毒学转换比较 于治疗48W时,治疗组HBVDNA阳性4例,阴性40例,转换率为90.9%;对照组HBVDNA阳性17例,阴性27例,转换率为61.4%,χ2=10.570,P<0.05。治疗组抗病毒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易导致肝硬化,且在我国是肝细胞性肝癌的最常见的病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CHB治疗的最有效手段[1,2],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逐步提高。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的一类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3],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它在体内能够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它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抑制HBV病毒多聚酶的包括HBV多聚酶的启动、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HBV DNA正链的合成在内的三种活性。从而阻断HBV-DNA的装配和延伸,最后达到阻断HBV的复制[4]。文献报道其具有快速抑制HBV-DNA、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临床转归的作用,且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5]。本组资料显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ALT复常率、HBVDNA病毒学转换均优于拉米夫定,这与文献相一致。但其应用有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嗜睡、失眠等不良反应及停药可能引起病情加重的情况,应用时应注意。

    恩替卡韦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效药物,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参 考 文 献

    [1] Perrillo RP, Marcellin P.Effect of newer oral antiviral agents on future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B.Antivir Ther,2010,15(1):13-2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