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编号:11948912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状动脉搭桥术是解决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尤其高龄患者。应给予严密的监护,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1],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现将术后早期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47~73岁,平均57.3岁,均为择期手术。其中体外循环5例,非体外循环19例;单纯搭桥21例,搭桥合并瓣膜置换3例。 呼吸机辅助时间最长为82 h,平均为8.7 h; 12例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占50%;14例血压不同程度升高占57%;2例二次手术占8.3%,室性心律失常2例占8.3%。

    2 护理措施讨论

    2.1 呼吸功能的维护

    2.1.1 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防止打折、移位或脱出,气管插管套囊不要过度充气,避免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起喉头水肿充血或痉挛坏死,动态查动脉血气分析。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气管内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及心律、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颜面口唇的颜色变化。吸痰前后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吸痰时间要<15 s,防止出现由于急性缺氧引起的病情变化。术后疼痛、体质虚弱等原因常使患者咳嗽无力,痰液蓄积堵塞细支气管造成肺不张,病情稳定后加强胸部理疗,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及早活动,雾化吸入2次/d。若患者咳嗽反应弱,用两手指稍用力按压胸骨上窝的气管,并同时作横向滑动,重复数次,刺激气管促使深部的痰液咳出。对刺激无效的患者必要时予气管内吸痰。

    2.1.3 充分供氧,保持氧供与氧需的平衡,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增加氧供的方法:带呼吸机时可提高氧浓度、提高通气量、提高需氧容量;拔除气管插管后可通过鼻塞面罩同时给氧、呼吸机间断无创加压给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