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39557
糜烂性胃炎416例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赵梦云 穆木天
第1页

    参见附件(1557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经电子胃镜确诊的糜烂性胃炎416例,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综合组,除菌组和胃黏膜保护剂组。结果 综合组有效率为94.2%,治愈率68.1%;除菌组有效率为71.3%,治愈率为46.4%;胃黏膜保护组有效率为61.2,治愈率为23.4%。结论 糜烂性胃炎的治疗选择综合治疗为佳。

    【关键词】除菌;微波;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erosive gastritis protuberans,EGP)是根据胃炎悉尼系统新分类而命名,也称疣状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 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此型胃炎病史长,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本科应用微波加药物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的糜烂性胃炎420例均做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查。病理检查在隆起中央及边缘各取2块,HP检查采取14C呼气试验测定法。按其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130例,男78例,女52例,年龄18~76(平均54.3)岁;除菌组143例,男82例,女61例,年龄20~67(平均43.4)岁;胃黏膜保护组143例男78例,女65例,年龄22~70(平均44.3)岁。各组性别、年龄具可比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仪器设备剂药物 富士能EG200电子胃镜;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生产的YWY2A医用微波仪;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公司)40 mg/粒,醋氨己酸锌胶囊(南阳依安欣药业有限公司)0.15 g/粒。

    1.3 治疗方法 联合组130例采用微波与药物联合治疗。经内镜检查确诊后,即通过活检孔道送入微波探头使电极紧贴隆起病灶,采用微波功率50~60 W,每次3 s,每处1~2次,直至隆起处凝固发白变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