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39395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头痛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5期
     【摘要】 扩展血府逐瘀汤的适应证范围,列举4个病例,说明血府逐瘀汤不仅能治疗胸中瘀血,还能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外伤性头痛,更年期头痛,通过临床观察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瘀血头痛;综述;研究进展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医家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是众多活血化瘀方的代表,临床广泛用于具有瘀血特征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故后人多宗用之。本文就该方治疗几种常见的瘀血头痛进行探讨。

    1 原方旨意及现代研究

    1.1 组成及方义 原方有当归、川芎、生地、红花、桃仁、枳壳、赤芍、柴胡、桔梗、牛膝、甘草11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血瘀胸中,以胸痛、舌黯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兼用《本草经》“逐血痹”的生地以养血润燥,归地相伍,养血活血。合于方中祛瘀不伤正,此即桃红四物汤之义;加以桔梗、柴胡引药上行,枳壳宽胸以行气,使气行血活;牛膝通经脉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这样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故用之治疗瘀血诸症可取良效。

    1.2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①该方能使血栓的质量、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抑制ADP诱导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进血小板解聚的作用,并对抗二氧化钍阻断肝清除率作用,以对抗肉芽肿的形成;②具体试验表明,该方提高PaO2,并具有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运行的作用;③改善器官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血管的循环,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降低血流阻力作用,调整凝血和抗凝系统,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抑制结缔组织的代谢,减少瘢痕的形成和组织粘连,降低机体反应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