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6972
电针合并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刘 鹏
第1页

    参见附件(1740KB,2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inBarre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根据起病形式和病程,GBS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复发型和慢性进行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静脉滴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最主要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但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往往在发病早期有显著的咽痛、肌肉痛、发热、腹泻等中毒症状,后期又易于残留肌肉萎缩、肌肉酸痛、感觉异常(缺失)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而传统医学对这些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因此,作者自2001年至2007年,使用电针合并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4例,现对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65人,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年的标准:①进行性肢体力弱,基本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重者可瘫痪;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远端常消失;③起病迅速,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常在数天至1~2周达高峰,到4周停止发展,稳定进入恢复期;④感觉障碍主诉较多,客观检查相对较轻,可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或无明显感觉障碍,少数有感觉过敏,神经干压痛;⑤颅神经以舌咽、迷走、舌下神经受累多见,其他颅神经也可受损,但视、听神经几乎不受累;⑥可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血管运动障碍、出汗多,可有一时性排尿困难;⑦病前1~6周约半数有呼吸道、肠道感染、不明原因发热、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支原体、疟疾、淋雨、受凉、疲劳、创伤、手术等;⑧病后2~4w进入恢复期,也可迟延至数月才开始恢复;⑨脑脊液检查:WBL<10×106/L,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如细胞超过10×106/L,以多核为主,则需排除其它疾病),细胞学分类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也可出现大量吞噬细胞;⑩电生理检查:病后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F波反映近端神经干传导减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40KB,2页)